細說摰愛 七旬翁家書獲獎
(明報)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一封家書,寫出3個加起來逾200歲長者的大半生命運。現年70歲的杜潔銘,向兒子訴說自己對一生最愛兩個女人的感情──杜伯兩歲時,因香港淪陷,隨父回國避難,卻與母親失散。在內地捱過戰火,又遇上文革,但無礙與家庭背景不同的妻子走在一起。找到一生最愛後,杜伯在1980年跟失散38年、曾當電影明星的母親重逢。
杜伯昨日憑這封家書,成為「長者家書」比賽「十優家書」得獎者之一,60多歲的妻子與87歲的母親都坐在台下看他領獎。杜伯笑言,兒子早就知道這些往事,只是借兒子「過橋」,以家書形式表達他對摯愛母、妻的感情。
香港淪陷 與母失散
杜伯說,自己1940年出生,當時一家在香港生活,惟1942年香港淪陷,一家只得逃難,混亂中與母親吳曼琪走散。他形容媽媽的經歷傳奇,曾被冤枉為間諜治罪,日本人投降後,她在港以藝名宇文翠參演多部電影,如在《新天方夜譚》中扮演公主,之後想到荷李活發展而輾轉到美國生活。
階級路線無礙與妻結合
與母親失散的杜伯,在40年前遇上生命的另一最愛──妻子。他記得,兩人第一次見面是他應邀到一家工廠的晚會表演,太太當時任司儀。兩人之後約會看「白毛女」,散場時兩人首次手牽手,確認關係。他說,雖然父親是知識分子,而妻子來自革命家庭,但階級路線無礙兩人結為夫婦。他在信中形容,妻子是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人,因為有一次他住院做手術,因藥物過敏,血壓驟降昏迷,醫生拿著「病危通知」要其妻簽字,但妻子不接受,痛斥醫生一頓,對方始作搶救,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
母子38年後重聚
1980年,內地改革開放,杜伯與一直在港居住的叔叔恢復通訊,輾轉打聽到母親消息,他們終在失散38年後重聚。杜伯說,現時雖然子女長居上海 ,母親亦多留在美國,但不時會跟他們通電話,好像大家就在身邊。
舉辦這次活動的長者家慈善基金共收到逾萬份作品,十優家書連同90篇優秀作品將輯錄成書,讓年輕一代細閱長者往事。今日是國際長者日,該基金主席黃卓健指出,早前的調查顯示,逾77%受訪者表示每月只探望長者一次或少於一次,可見不少人忽略獨居及入住院舍長者的需要,故希望藉活動喚起對長者的關心。
明報記者 張岳弢
.
-
十優家書之一 《我深愛的兩個女人》節錄
(明報)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她(妻)說不管自己算什麼階級,只曉得把我視作是唯一的親人,聽罷後我的心在顫抖,我把她緊緊地抱在懷裏,不停地替她抹去淚水,但她的淚水卻默默地流在我的心裏,我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保護她,從此我們的二顆心結合在一起,雖然沒有鑽戒、也沒有婚紗和婚禮,但我們是幸福的。
……我深愛的另一個女人自然就是賦於我生命的母親,雖說母親和我分離了三十八年之久後才重新相聚,但是由彼此思念和牽掛所編織的夢,卻伴著我們度過人生。每當她從美國 回來或者我去探她,我們總是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
.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刁鑽督察試 九成警肥佬 警察學院﹕將比較舊卷研究
刁鑽督察試 九成警肥佬 警察學院﹕將比較舊卷研究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賭博」和「彩票」有何不同?馬會賭馬算賭博還是彩票?這類冷門問題,出現在警隊高級督察考試上,致及格率急跌,從過去八至十萬及格,變成一至兩成及格。有高級警官和應屆考生均批評,考卷內容與實際執勤工作毫無關係,似是故意以冷僻題目刁難考生,長年累月以此為晉升標準,本港警官日後恐變高分低能。
雜項部分及格率僅6.3%
第三級標準督察專業考試,是警隊升職過程的其中一項重要考試,必須通過才可升為高級督察。試卷共分成刑事、舉證、管理及雜項(包括交通、毒品)4份。據了解,2007至2008年有一半試卷錄得100%及格率,09年明顯下跌,今年10月255人分別考4份試卷,結果及格率最高的管理部分,僅19.2%人及格,最低的雜項部分,及格率僅6.3%。刑事部分和舉證部分的及格率分別為12%和8.9%(詳見表)。
出題官﹕看書都未必答到
據悉,今年試卷由一名高級督察出題,再由上司審批。有應屆考生表示,出題官曾在考試當天向考生表示:「我出的題目跟以前很不同,你會發現題目愈來愈有新意,你看書都未必答到……我出的試卷,每科都要用6個月準備。」結果爆發「肥佬」潮,不少考生均對此不滿,引發一輪內部熱議,指試題冷僻刁難。
不過,警察學院堅稱試題風格和內容跟以往沒分別。今年試卷中亦有「大路」題目,例如考今年熱論的「人肉路障」,考生多認為非常重要。
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指出,考試結果令人有幾方面擔憂,是警務人員水平下降了?是訓練水準差了?還是試題實在太難、反傳統?他表示不願多作評論,但已去信警察學院,學院最新回覆替會比較過往試卷作研究。
本報早前取得應屆考卷與標準答案(見圖),發現其中有問題問:「馬會賭馬算賭博還是彩票?」有問題則考「患狂犬病的動物有什麼特徵?」有些則要求考生列出《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的術語。
高級警官﹕恐出現高分低能警官
至少3名資深高級警官看過試卷後指出,警隊工作是打擊非法賭博,「合法的馬會博彩問來幹嘛?根本與執勤毫無關係」。他們認為,過往試題比較重視考日常執勤相關的內容,非常實用,「比如早幾年野豬侵擾多了,就問考生如何處理,如何通知野豬搜獵隊」。
有高級警官擔心,歷屆考生都會參考過往的考題和標準答案溫書,如果這類冷僻的試題持續,考生浪費精力鑽研它們,忽略做好實務,會令警隊出現高分低能的警官。
-
警隊勁吹「學歷風」 軍裝警也考博士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香港需要執勤有效率的警察,不是要博士巡警,不是要過度的精英主義。」警隊試題被內部同僚質疑由「實用」轉為「刁難化」,有高級警官透露,自從曾蔭培 主政警隊提倡高學歷執勤後,不少警員紛紛博取高學歷,近年已經發展到「碩士當巡警,有幾個PC(軍裝警員)更考博士」,遠遠超越了原本自我增值掌握知識以應付工作的原意。
「曾蔭培效應」 警官質疑過火
不少警員為提升執勤水準,考取犯罪學、心理學學歷,有高級警官表示,這情况確是值得鼓勵,但近年追求高學歷風氣有過火迹象,其中有些同僚把精力和時間去考取不同資歷,反而更容易升職,但如今試題變得如此刁難,這批高學歷的警察連年不能晉升,只會加快警隊人才流失。
指執法效率才真正惠民
該高級警官表示,自曾蔭培當「一哥」開始,警察學堂不斷加入教授級人馬,「但諷刺的是這些人執勤經驗是零,並不了解前線工作,職能並不匹配」。 他希望,擁有高學歷的警官不應歧視如CID(刑事偵緝隊)這些實幹實戰,卻沒時間溫書考碩士的人,學歷不足,工作奮勇的警員也不必自卑,因為執法效率才是真正有益於香港市民和社會。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賭博」和「彩票」有何不同?馬會賭馬算賭博還是彩票?這類冷門問題,出現在警隊高級督察考試上,致及格率急跌,從過去八至十萬及格,變成一至兩成及格。有高級警官和應屆考生均批評,考卷內容與實際執勤工作毫無關係,似是故意以冷僻題目刁難考生,長年累月以此為晉升標準,本港警官日後恐變高分低能。
雜項部分及格率僅6.3%
第三級標準督察專業考試,是警隊升職過程的其中一項重要考試,必須通過才可升為高級督察。試卷共分成刑事、舉證、管理及雜項(包括交通、毒品)4份。據了解,2007至2008年有一半試卷錄得100%及格率,09年明顯下跌,今年10月255人分別考4份試卷,結果及格率最高的管理部分,僅19.2%人及格,最低的雜項部分,及格率僅6.3%。刑事部分和舉證部分的及格率分別為12%和8.9%(詳見表)。
出題官﹕看書都未必答到
據悉,今年試卷由一名高級督察出題,再由上司審批。有應屆考生表示,出題官曾在考試當天向考生表示:「我出的題目跟以前很不同,你會發現題目愈來愈有新意,你看書都未必答到……我出的試卷,每科都要用6個月準備。」結果爆發「肥佬」潮,不少考生均對此不滿,引發一輪內部熱議,指試題冷僻刁難。
不過,警察學院堅稱試題風格和內容跟以往沒分別。今年試卷中亦有「大路」題目,例如考今年熱論的「人肉路障」,考生多認為非常重要。
本地督察協會主席廖潔明指出,考試結果令人有幾方面擔憂,是警務人員水平下降了?是訓練水準差了?還是試題實在太難、反傳統?他表示不願多作評論,但已去信警察學院,學院最新回覆替會比較過往試卷作研究。
本報早前取得應屆考卷與標準答案(見圖),發現其中有問題問:「馬會賭馬算賭博還是彩票?」有問題則考「患狂犬病的動物有什麼特徵?」有些則要求考生列出《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的術語。
高級警官﹕恐出現高分低能警官
至少3名資深高級警官看過試卷後指出,警隊工作是打擊非法賭博,「合法的馬會博彩問來幹嘛?根本與執勤毫無關係」。他們認為,過往試題比較重視考日常執勤相關的內容,非常實用,「比如早幾年野豬侵擾多了,就問考生如何處理,如何通知野豬搜獵隊」。
有高級警官擔心,歷屆考生都會參考過往的考題和標準答案溫書,如果這類冷僻的試題持續,考生浪費精力鑽研它們,忽略做好實務,會令警隊出現高分低能的警官。
-
警隊勁吹「學歷風」 軍裝警也考博士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香港需要執勤有效率的警察,不是要博士巡警,不是要過度的精英主義。」警隊試題被內部同僚質疑由「實用」轉為「刁難化」,有高級警官透露,自從曾蔭培 主政警隊提倡高學歷執勤後,不少警員紛紛博取高學歷,近年已經發展到「碩士當巡警,有幾個PC(軍裝警員)更考博士」,遠遠超越了原本自我增值掌握知識以應付工作的原意。
「曾蔭培效應」 警官質疑過火
不少警員為提升執勤水準,考取犯罪學、心理學學歷,有高級警官表示,這情况確是值得鼓勵,但近年追求高學歷風氣有過火迹象,其中有些同僚把精力和時間去考取不同資歷,反而更容易升職,但如今試題變得如此刁難,這批高學歷的警察連年不能晉升,只會加快警隊人才流失。
指執法效率才真正惠民
該高級警官表示,自曾蔭培當「一哥」開始,警察學堂不斷加入教授級人馬,「但諷刺的是這些人執勤經驗是零,並不了解前線工作,職能並不匹配」。 他希望,擁有高學歷的警官不應歧視如CID(刑事偵緝隊)這些實幹實戰,卻沒時間溫書考碩士的人,學歷不足,工作奮勇的警員也不必自卑,因為執法效率才是真正有益於香港市民和社會。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家長逼港青為名校當義工
家長逼港青為名校當義工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40年來一手撮合無數慈善團體和義工的義務工作發展局,其主席李澤培同意港人較功利,曾聽聞有家長為求子女獲名校垂青,強迫他們當義工。不過他直言,不會把「為學業」不惜當義工的年輕人拒諸門外,「概念當然不正確,但始終做了好事,有好結果」。
義工局40周年 從社區到國際
成立於1970年的義務工作發展局邁向40周年,見證著本港義工隨著社會發展轉變,主席李澤培舉例,在該局成立之初的「穿膠花」年代,港人做義工,主要是照顧鄰居的孩子、老人善終服務等倫理和福利工作。隨著香港經濟結構轉變,都市人早出晚歸,生活圈子走出居住的社區,甚至走向國際,義務工作也變得國際化,並擴展至文化、體育等範疇,如2005年在港舉辦的世貿部長級會議、去年的東亞運,義工局便安排逾5000名港人當義工。
義工局主席:不會拒諸門外
近年新高中學制設「另類學習」部分,當義工被視為爭學分的「另類」途徑,有家長為求子女獲名校垂青,強迫他們當義工,部分大學收生時亦看重申請人的社區服務經驗。李澤培表示對此亦有聽聞,慨嘆望子成龍 無可厚非,「但不要令人覺得做義工是一種交易,應把學分視作額外得益」。
不過,李澤培表明,即使碰到年輕人打正旗號「為學業」當義工,也不會將他們拒諸門外,而是從旁勸導,灌輸當義工的真正意義,「概念當然不正確,但始終做了好事,有好結果」。李澤培又表示,企業組織義工隊可達至三贏,對企業而言可加強內部溝通,促進團隊精神;企業為社會責任派員當義工,對社會亦有益;而對有心做義務工作的僱員也是一個方便的途徑。
企業搞義工隊三贏
不過,他直言企業很難單靠組織義工隊改善形象,「如果一心為此不會做得好」。然而就如學生「為學業」當義工,「不論黑貓、白貓,捉到老鼠便是好貓」,李澤培相信企業即使在開始時有其他動機,但在組織義工隊過程中,仍可在不知不覺間領略義務工作的真正意義。
坊間近年亦有機構派員在街頭籌款,並以佣金獎勵,籌款愈多,人工愈高。李澤培坦言對此有保留,若以此作為推動義務工作的手段,更是絕不贊同,「用這樣的方式做善事,除非表明會分帳,市民才會較易接受,店舖義賣也會講明分帳比例」。
明報記者 吳光熙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40年來一手撮合無數慈善團體和義工的義務工作發展局,其主席李澤培同意港人較功利,曾聽聞有家長為求子女獲名校垂青,強迫他們當義工。不過他直言,不會把「為學業」不惜當義工的年輕人拒諸門外,「概念當然不正確,但始終做了好事,有好結果」。
義工局40周年 從社區到國際
成立於1970年的義務工作發展局邁向40周年,見證著本港義工隨著社會發展轉變,主席李澤培舉例,在該局成立之初的「穿膠花」年代,港人做義工,主要是照顧鄰居的孩子、老人善終服務等倫理和福利工作。隨著香港經濟結構轉變,都市人早出晚歸,生活圈子走出居住的社區,甚至走向國際,義務工作也變得國際化,並擴展至文化、體育等範疇,如2005年在港舉辦的世貿部長級會議、去年的東亞運,義工局便安排逾5000名港人當義工。
義工局主席:不會拒諸門外
近年新高中學制設「另類學習」部分,當義工被視為爭學分的「另類」途徑,有家長為求子女獲名校垂青,強迫他們當義工,部分大學收生時亦看重申請人的社區服務經驗。李澤培表示對此亦有聽聞,慨嘆望子成龍 無可厚非,「但不要令人覺得做義工是一種交易,應把學分視作額外得益」。
不過,李澤培表明,即使碰到年輕人打正旗號「為學業」當義工,也不會將他們拒諸門外,而是從旁勸導,灌輸當義工的真正意義,「概念當然不正確,但始終做了好事,有好結果」。李澤培又表示,企業組織義工隊可達至三贏,對企業而言可加強內部溝通,促進團隊精神;企業為社會責任派員當義工,對社會亦有益;而對有心做義務工作的僱員也是一個方便的途徑。
企業搞義工隊三贏
不過,他直言企業很難單靠組織義工隊改善形象,「如果一心為此不會做得好」。然而就如學生「為學業」當義工,「不論黑貓、白貓,捉到老鼠便是好貓」,李澤培相信企業即使在開始時有其他動機,但在組織義工隊過程中,仍可在不知不覺間領略義務工作的真正意義。
坊間近年亦有機構派員在街頭籌款,並以佣金獎勵,籌款愈多,人工愈高。李澤培坦言對此有保留,若以此作為推動義務工作的手段,更是絕不贊同,「用這樣的方式做善事,除非表明會分帳,市民才會較易接受,店舖義賣也會講明分帳比例」。
明報記者 吳光熙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大學生失業率SARS後新高 城大長居首 去年達7.9%
(明報)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每年8間大學產出約1.5萬多名由公帑資助的大學生,但這些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近年出現有升無跌情况,屢破紀錄,2009年大學生失業率為3.2%,較「SARS後」的04年失業率1.8%,高出近一倍。其中城市大學更屬「重災區」,失業率長期「冠絕」八大,09年該校失業率高達7.9%,即100個城大畢業生中,便有8人失業。
每年底,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均會蒐集各間大學的畢業生數字,掌握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情况。
04至09年,大學生的失業率上升。04年大學生失業率為1.8%,至2009年升至3.2%(見圖),失業人數由192人升至396人,「失業大學生」足足上升近一倍,比率和人數均為6年之冠。反映「開工不足」的就業不足率亦同樣慘淡,由04年的3.2%,升至09年5.8%,同樣是近年新高。
人力顧問:海嘯所致 3.2%仍算低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分析,近兩年失業率較高,主要受08年金融海嘯所致,反映招聘市場尚未復原,加上近年受政府資助大學生數目有所增加,拉高了大學生失業率,但認為大學生失業率3.2%,水平仍是低。
教資會亦公布每間大學的失業率。以09年為例,近400名失業大學生中,城大便佔近四成,人數為155人,中大和理大各佔約兩成。城大失業率「冠絕八大」,並非今年獨有情况。該校由05年起,失業率之高一直拋離八間大學,近3年情况尤其嚴重,08年的失業率更達8.3%的新高紀錄。
城大:畢業生不急於入職場
城大發言人回應指出,失業人數當中包括計劃到海外升學或準備創業的畢業生,並指過去5年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亦與其他大學相若。發言人續指出,城大07年委託一間調查公司就畢業生的就業情况進行調查,顯示每年均有部分畢業生不急於踏入職場,理由是要找到最切合個人興趣、有培訓及可以發展個人潛力的工作,該校會就調查所得資料制定相關措施,協助畢業生就業。
此外,整體薪酬水平方面,嶺大和城大的畢業生的待遇較其他大學低。由於薪酬數據是包括醫科畢業生,令中大和港大會較其他院校高。
教資會的數字亦反映近年畢業生多了選擇繼續升學,以往選擇進修的比例約為一成左右,但09年則有一成半學生選擇升學,比率為近年新高。
明報記者 姚國雄
.
【明報專訊】每年8間大學產出約1.5萬多名由公帑資助的大學生,但這些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近年出現有升無跌情况,屢破紀錄,2009年大學生失業率為3.2%,較「SARS後」的04年失業率1.8%,高出近一倍。其中城市大學更屬「重災區」,失業率長期「冠絕」八大,09年該校失業率高達7.9%,即100個城大畢業生中,便有8人失業。
每年底,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均會蒐集各間大學的畢業生數字,掌握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情况。
04至09年,大學生的失業率上升。04年大學生失業率為1.8%,至2009年升至3.2%(見圖),失業人數由192人升至396人,「失業大學生」足足上升近一倍,比率和人數均為6年之冠。反映「開工不足」的就業不足率亦同樣慘淡,由04年的3.2%,升至09年5.8%,同樣是近年新高。
人力顧問:海嘯所致 3.2%仍算低
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外務總監吳克儉分析,近兩年失業率較高,主要受08年金融海嘯所致,反映招聘市場尚未復原,加上近年受政府資助大學生數目有所增加,拉高了大學生失業率,但認為大學生失業率3.2%,水平仍是低。
教資會亦公布每間大學的失業率。以09年為例,近400名失業大學生中,城大便佔近四成,人數為155人,中大和理大各佔約兩成。城大失業率「冠絕八大」,並非今年獨有情况。該校由05年起,失業率之高一直拋離八間大學,近3年情况尤其嚴重,08年的失業率更達8.3%的新高紀錄。
城大:畢業生不急於入職場
城大發言人回應指出,失業人數當中包括計劃到海外升學或準備創業的畢業生,並指過去5年該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亦與其他大學相若。發言人續指出,城大07年委託一間調查公司就畢業生的就業情况進行調查,顯示每年均有部分畢業生不急於踏入職場,理由是要找到最切合個人興趣、有培訓及可以發展個人潛力的工作,該校會就調查所得資料制定相關措施,協助畢業生就業。
此外,整體薪酬水平方面,嶺大和城大的畢業生的待遇較其他大學低。由於薪酬數據是包括醫科畢業生,令中大和港大會較其他院校高。
教資會的數字亦反映近年畢業生多了選擇繼續升學,以往選擇進修的比例約為一成左右,但09年則有一成半學生選擇升學,比率為近年新高。
明報記者 姚國雄
.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9000大學生申請公屋
(星島)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樓價高企,進一步凸顯年輕一代住屋困難,更多年輕人申請入住公屋。房署最新數字顯示,申請公屋的三十歲以下單身人士超過二萬四千人,較去年底增加近一成;公屋申請更有年輕化趨勢,過去一年逾半單身申請者在三十歲以下,近九千名三十歲以下申請人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據了解,考慮到年輕人的住屋需要,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深入探討。
房委會昨日舉行集思會,討論未來一年工作路向,年輕人士居住問題成為會議焦點。據了解,房署官員在會上交代截至九月底最新數據,顯示公屋輪候冊申請累積達十三萬七千宗,不單創近年新高,亦較今年五月增加近四千宗,反映市民對公屋需求殷切。
房署數據顯示,輪候冊內約有五萬六千名申請者是非長者單身人士,其中未滿三十歲的申請人佔四成三,超過二萬四千一百五十人,較去年底增加近三千人。
房署在過去一年接獲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之中,三十歲以下的單身申請者比例亦高達五成五,兩項數據皆反映申請公屋有年輕化趨勢。
委員恐資源被濫用
房署留意到,三十歲以下的單身申請者中,近八成與父母同住,兩成是公屋居民,部分似乎未有逼切住屋需要。據估計,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三十歲以下單身申請者超過八千九百人,佔公屋輪候冊申請者總數百分之六點五。
昨日有份參與討論的房委會委員普遍認為,房署最新統計數字反映社會流動性有停滯迹象,加上私人樓市飆升,預期房委會於未來一年會面對社會壓力,要求放寬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訴求會不斷增加。
不過,也有不少委員指出,目前針對非長者單身人士而設的計分制,不應隨便「鬆綁」,否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士輪候,導致公屋資源被濫用。
據了解,房署官員昨日未有就問題表態,擔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在會上指出,數字顯示年輕人的住屋需要開始成為重大問題,足以為公屋輪候冊帶來壓力,計畫未來一年再安排小組會議深入討論。
.
-
團體倡建「單身宿舍」公屋
(星島)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儘管房署最新數據反映,年輕一輩對公屋需求殷切,但在房委會昨日集思會上,有意見指現時不少申請公屋的年輕人,抱「買保險」心態,投入社會工作後根本沒有資格申請公屋,存在所謂「假單身」情況,問題未必如此嚴重。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數據反映房署近年引入的計分制失效,當局應增建類似宿舍形式的公屋單位,切合現時年輕人的住屋需要。
促照顧「真單身」申請人
據了解,有房委會委員在昨日集思會上指出,現時不少年輕人在畢業後擔心前路,申請公屋時抱「買保險」心態,當他們投入社會工作後,人工增加,最終未必符合申請公屋資格。
有委員認為,三十歲以上的單身人士申請者,比例仍達到五成七,該批「三十出頭」人士經過多年工作仍要輪候公屋,極可能是需要協助的「真單身」,房署應集中協助該批申請人。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房署早年針對單身人士輪候公屋而引入計分制,但輪候「人龍」卻愈來愈長,反映計分制不能壓抑他們對公屋的需求,認為房署應務實處理問題,研究單身人士住屋需求。他說,單身人士的住屋需要與一般家庭極為不同,若確定需求存在,應增建類似宿舍形式的公屋單位,切合現時年輕人的住屋需要。記者 歐志軍
.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樓價高企,進一步凸顯年輕一代住屋困難,更多年輕人申請入住公屋。房署最新數字顯示,申請公屋的三十歲以下單身人士超過二萬四千人,較去年底增加近一成;公屋申請更有年輕化趨勢,過去一年逾半單身申請者在三十歲以下,近九千名三十歲以下申請人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據了解,考慮到年輕人的住屋需要,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深入探討。
房委會昨日舉行集思會,討論未來一年工作路向,年輕人士居住問題成為會議焦點。據了解,房署官員在會上交代截至九月底最新數據,顯示公屋輪候冊申請累積達十三萬七千宗,不單創近年新高,亦較今年五月增加近四千宗,反映市民對公屋需求殷切。
房署數據顯示,輪候冊內約有五萬六千名申請者是非長者單身人士,其中未滿三十歲的申請人佔四成三,超過二萬四千一百五十人,較去年底增加近三千人。
房署在過去一年接獲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之中,三十歲以下的單身申請者比例亦高達五成五,兩項數據皆反映申請公屋有年輕化趨勢。
委員恐資源被濫用
房署留意到,三十歲以下的單身申請者中,近八成與父母同住,兩成是公屋居民,部分似乎未有逼切住屋需要。據估計,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三十歲以下單身申請者超過八千九百人,佔公屋輪候冊申請者總數百分之六點五。
昨日有份參與討論的房委會委員普遍認為,房署最新統計數字反映社會流動性有停滯迹象,加上私人樓市飆升,預期房委會於未來一年會面對社會壓力,要求放寬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訴求會不斷增加。
不過,也有不少委員指出,目前針對非長者單身人士而設的計分制,不應隨便「鬆綁」,否則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士輪候,導致公屋資源被濫用。
據了解,房署官員昨日未有就問題表態,擔任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在會上指出,數字顯示年輕人的住屋需要開始成為重大問題,足以為公屋輪候冊帶來壓力,計畫未來一年再安排小組會議深入討論。
.
-
團體倡建「單身宿舍」公屋
(星島)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儘管房署最新數據反映,年輕一輩對公屋需求殷切,但在房委會昨日集思會上,有意見指現時不少申請公屋的年輕人,抱「買保險」心態,投入社會工作後根本沒有資格申請公屋,存在所謂「假單身」情況,問題未必如此嚴重。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數據反映房署近年引入的計分制失效,當局應增建類似宿舍形式的公屋單位,切合現時年輕人的住屋需要。
促照顧「真單身」申請人
據了解,有房委會委員在昨日集思會上指出,現時不少年輕人在畢業後擔心前路,申請公屋時抱「買保險」心態,當他們投入社會工作後,人工增加,最終未必符合申請公屋資格。
有委員認為,三十歲以上的單身人士申請者,比例仍達到五成七,該批「三十出頭」人士經過多年工作仍要輪候公屋,極可能是需要協助的「真單身」,房署應集中協助該批申請人。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房署早年針對單身人士輪候公屋而引入計分制,但輪候「人龍」卻愈來愈長,反映計分制不能壓抑他們對公屋的需求,認為房署應務實處理問題,研究單身人士住屋需求。他說,單身人士的住屋需要與一般家庭極為不同,若確定需求存在,應增建類似宿舍形式的公屋單位,切合現時年輕人的住屋需要。記者 歐志軍
.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革職警拒分手 墓前扼殺OL
革職警拒分手 墓前扼殺OL
(星島)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半裸女浮屍兇殺案真相大白,遇害女文員與德籍男友及任職的士司機的革職警員,捲入愛情三角錯,上周三,她與司機男友在西貢龍蝦灣幽會後,向他暗示分手,有人怒罵:「為咗你債台高築,你咁對我!」突發狂緊捏其頸令她昏迷,卻誤以為她已死去,將其拋落鴨脷洲海中,企圖毀屍滅迹,終使她溺斃,屍浮碧海,水警重案組拘捕涉案的士司機,昨落案控以謀殺,今日提堂。
本報突發組
多情OL因一段三角孽戀惹上殺身之禍,警方翻查女死者手機通話紀錄及棄屍現場的閉路電視,追查一周後終告破案擒人。女死者母親傷心說:「阿女終於沉冤得雪,兇手就由法律來制裁!」警方昨押疑犯重組案情,揭開女死者下身赤裸之謎,據稱她曾有性行為,未及穿回牛仔褲和內褲已遇害,更遭拋棄衣物以圖滅證。
死者母:終沉冤得雪
被捕疑犯溫X聰,四十三歲,未婚,為革職警員,現任職的士司機,自稱是女死者的男友,他被控一項謀殺罪,今晨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女死者余惠玉,二十五歲,英文名 Jennifer,朋友暱稱「花花」。她是 IVE畢業生,任職會計女職員,有兩名男友,包括現任德國 籍男友和的士司機疑犯。
曾有性行為 被控謀殺
警方消息稱,余女在上周二晚七時十五分到上環赴約,登上姓溫男友的士,溫提議到常去的龍蝦灣大坑口村祖墳闢靜處談心。深夜時分,他們在的士司機位發生性行為,女方下身赤裸返回後座位,雙方繼續聊天,並告知德國籍男友將由北京 返港,暗示雙方要分手。
「為你債台高築,你咁對我」
有人聞言大怒罵:「我對你咁好,為咗你債台高築,你咁對我。」言畢轉身以雙手緊扼女友的頸近兩分鐘,女事主掙扎無效昏迷,男友以為她死去,即收藏在車尾箱,並將其牛仔褲內褲和布鞋,分別拋入左右兩邊草叢,企圖毀滅證據。
翌日凌晨,疑兇駕的士到鴨脷洲利南道垃圾站旁海邊,將尚未死的女友拋落海「棄屍」,並將其藍色手袋一併拋下,余女終告溺斃,清晨七時五十六分漂浮到一百二十米外海面被發現,警方驗屍一度認為女死者溺斃無可疑,但家人堅信她被謀殺。
閉路電視揭疑兇行蹤
水警重案組接手,翻查女死者手機通話紀錄,一度懷疑姓溫男友涉案,上周五將他帶署調查,後來因證據不足放人。至日前探員翻看利南道現場附近一間車行的閉路電視攝錄,發覺溫所駕的士在案發前曾在浮屍現場,於前日早上再拘捕溫,有人和盤托出殺人經過。警方昨晨十時押姓溫疑犯到龍蝦灣大坑口村重組案情,起回女死者的下身衣服和鞋,中午十二時,押疑犯到利南道海邊,重組「棄屍」經過。事後,飛虎隊 「水鬼隊」到場打撈女死者的手袋,未有發現。案中涉案的士被拖到何文田 汽車中心,等候蒐證檢驗。
-
警施「捉放曹」 疑兇鬆懈終落網
(星島)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一度撲朔迷離的半裸女浮屍案,終告偵破,水警重案組在重重迷霧中抽絲剝繭,後循女死者生前交友情況調查,鎖定一名可疑人,由於對方堅決否認涉案,於是施展「捉放曹」之計,令疑人鬆懈,當掌握得重要證據,成功擒人,整個過程充滿戲劇性。
警方初步證實女死者余惠玉溺斃,不排除是自殺或意外墮海,案件無可疑,及後交由水警重案組跟進。水警重案組分析案情,認為女死者下身赤裸,而且是在應約後才出事,案中疑點重重,遂循兇殺程序調查。
據悉,探員鎖定約五十名女死者的友人,包括多名前度和現任男友,逐一會晤以了解女死者出事前行蹤,發現其中一名姓溫男友最可疑,在案發前曾與女死者頻密通電話,但對方堅稱與案無關,警方因證據不足,唯有施「捉放曹」之計先將他釋放。
在緊密追查下,探員發現鴨脷洲現場附近車行的閉路電視錄影,攝錄一輛的士曾在現場出現,並根據的士車行租車記錄,得悉當時正是溫使用該的士,成為有力證據破案,再度拘捕疑犯歸案。 本報記者
-
等愛「花花」 墮忘年的士孽緣
(星島)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熱切追求愛情的「花花」,雖然早前曾在facebook透露「用寂寞和思念換來了一份真正的愛」,似乎找到她理想的如意郎君,但事實上陷入德籍男友和的士司機男友之間的三角戀,更趁著德國 男友到北京 公幹,與司機男友約會偷情,不幸惹上殺身之禍。
情路崎嶇的二十五歲女死者余惠玉,英文名 Jennifer,與父母及兩弟兩妹同住葵盛東村。好朋友都叫她「花花」,並形容她是一個多情少女,容易滿足,一直等待著愛情來臨,可是她的幾段愛情只有開花,不曾結果,讓「花花」至今仍然空空等待。
與車行德籍同事熱戀
余女中學畢業後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讀旅遊課程,之後曾在尖沙嘴一間餐廳任侍應,其間與男同事談情說愛,後因性格不合分手,不久轉職車行任推銷員,才與德國籍男同事情投意合。
早前「花花」曾在facebook網頁中,形容自己「用寂寞和思念換來了一份真正的愛」,據悉,她正在熱戀的對象,就是近年認識的德國籍男友。
年前電召的士遇狠男
不過,在這段人人稱羡的戀曲背後,余女仍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忘年戀」。消息稱,余女一年多前電召市區的士,認識的士司機溫X聰,知道對方是革職警員,甚同情其遭遇,雙方談得投契下,不知不覺間墮入愛河,多次發生超友誼關係;有人自知年齡相差太遠,不惜花錢送禮討好對方以致債台高築。最近,一直期待真正愛情的余女與德國情郎發展穩定,認為可付託終生,遂與忘年戀的士司機男友「攤牌」,可是最後一次歡聚,疑因提到新男友情況,令對方醋意大發,盛怒下行兇。
-
OL的士幽會後遇害 疑提分手索錢觸怒前警員
(明報)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我對你咁好,為你搞到債台高築,你咁對我?」警方偵破25歲半裸會計OL被殺案,落網的前警員昨日被控一項謀殺,今日提堂。警方相信女事主與疑兇有親密關係,二人上周二駕的士到西貢龍蝦灣幽會,在車廂做愛後因金錢及分手問題爭執,有人一怒之下揑頸將半裸女事主扼暈,將其塞入車尾廂載至鴨脷洲海邊拋入大海。
被捕男子溫×聰(43歲),被控一項謀殺罪,今日於東區裁判法院提訊。據悉,溫多年前曾投身警界,被革職後駕駛的士,年多前因載客結識洋名Jennifer(暱稱「花花」)的25歲女會計文員余惠玉,更發展成親密情侶。警方調查後,不排除疑兇曾為余女大灑金錢,但女友最終提出分手及索錢,疑兇不堪為此欠債纍纍又人財兩失觸動殺機。
做愛後攤牌 揑頸致昏迷
第一案發現場為西貢龍蝦灣大坑口村一條村路,上址鄰近海邊及墓地,入夜後較寂靜及昏暗。警方懷疑余女被揑頸1至2分鐘後可能還未氣絕,疑人因慌亂未有即時在龍蝦灣將余女拋落大海,反而驅車到香港仔才將余女拋入海中。警方亦相信疑兇曾多次到訪上址,但未確定余女是否曾經同行。
上周二(26日)傍晚,疑兇駕駛的士在上環接載余女,約晚上7時許的士駛至上址僻靜處停車,兩人在車廂前座愛撫性交,事後余女突聲稱男友從北京回港,想結束雙方關係,又要求一筆金錢,有人聞訊大受刺激稱︰「我對你咁好,為你搞到債台高築,你咁對我?」隨即在車廂爭執扭打,有人揑著下半身仍赤祼的余女頸項致其昏迷。
疑人立即將車廂內余女的牛仔褲、內褲及間條花紋布鞋棄於附近草叢,再將半裸余女抱出車外塞入車尾廂,將車駕至鴨脷洲利南道盡頭垃圾收集站,將余女抱出,連同手袋拋入大海後,開車逃去。
翌日,有人發現余女半裸屍浮碧海報警揭發案件,警方發現余女死因並不尋常,追查其交友狀况後懷疑一名前警員與案有關,並在其駕駛的士車廂發現小量血漬及衣物纖維,警方採集樣本驗證後,前日採取行動拘捕姓溫疑兇。
褲鞋棄草叢 載鴨脷洲拋入海
昨晨10時半,水警重案組探員將身穿黑色外套及牛仔褲、腰手纏上鎖鏈的疑兇,黑布蒙頭押至龍蝦灣大坑口村現場重組案情,並在疑犯指示下尋回余女的衣物,拍攝過程作證,重組過程近1小時。至中午12時半,疑兇再被押至鴨脷洲利南道現場,重演由的士車尾廂抱起余女,連同手袋拋入大海經過,疑犯逗留約半小時後被押返北角警署。警方水鬼隊人員曾在現場打撈手袋但不果。
附近商戶指出,現場海邊有街燈,晚間有人垂釣,對疑兇斗膽在上址將余女拋入大海感到驚訝。警方破案後,余女友人相繼在社交網站facebook留言,友人Samson Leung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都等得你耐啦,捉到啦。」
-
浮屍案西貢尋回女死者衣物
(明報)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19:40
香港仔浮屍案今早重組案情,警方在西貢尋回女死者的衣物內褲,消息指疑兇與女死者曾經爭執。
警方今早押解43歲的前警員疑犯,先後到西貢龍蝦灣大坑口村和鴨脷洲利南道,重組案情。
警方先在大坑口村,尋回25歲女死者的鞋、褲和內褲,並在香港仔的海中進行打撈,希望找到死者的手袋。疑犯其後押送返北角警署,繼續調查。
現場消息指出,疑犯是的士司機,與女事主認識一年多,在屍體發現前一晚,兩人遊車河,去到西貢大坑口村,並發生性關係。
女事主其後表示要結束關係,兩人發生爭執,有人在衝動下用手勒住女事主的頸部,直至她無知覺,大驚之下將女事主放入車尾箱,衣物則丟入草叢,然後將事主載到香港仔利南道的海邊,將她推落海。
25歲女死者余惠玉,上周三清晨被發現下身赤裸、上半身有穿衣和粉紅色胸圍,在香港仔鴨脷洲利南道對開海面載浮載沉,被撈起後證實死亡,警方當晚表示經法醫官初步證屍後,證實余女死於溺斃,相信案件無可疑。
但余女的家人翌日認屍後,堅稱事件有可疑,並強調她離家時身穿牛仔褲,相信海水難以將牛仔褲和內褲沖走。
(即時新聞)
(星島)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半裸女浮屍兇殺案真相大白,遇害女文員與德籍男友及任職的士司機的革職警員,捲入愛情三角錯,上周三,她與司機男友在西貢龍蝦灣幽會後,向他暗示分手,有人怒罵:「為咗你債台高築,你咁對我!」突發狂緊捏其頸令她昏迷,卻誤以為她已死去,將其拋落鴨脷洲海中,企圖毀屍滅迹,終使她溺斃,屍浮碧海,水警重案組拘捕涉案的士司機,昨落案控以謀殺,今日提堂。
本報突發組
多情OL因一段三角孽戀惹上殺身之禍,警方翻查女死者手機通話紀錄及棄屍現場的閉路電視,追查一周後終告破案擒人。女死者母親傷心說:「阿女終於沉冤得雪,兇手就由法律來制裁!」警方昨押疑犯重組案情,揭開女死者下身赤裸之謎,據稱她曾有性行為,未及穿回牛仔褲和內褲已遇害,更遭拋棄衣物以圖滅證。
死者母:終沉冤得雪
被捕疑犯溫X聰,四十三歲,未婚,為革職警員,現任職的士司機,自稱是女死者的男友,他被控一項謀殺罪,今晨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女死者余惠玉,二十五歲,英文名 Jennifer,朋友暱稱「花花」。她是 IVE畢業生,任職會計女職員,有兩名男友,包括現任德國 籍男友和的士司機疑犯。
曾有性行為 被控謀殺
警方消息稱,余女在上周二晚七時十五分到上環赴約,登上姓溫男友的士,溫提議到常去的龍蝦灣大坑口村祖墳闢靜處談心。深夜時分,他們在的士司機位發生性行為,女方下身赤裸返回後座位,雙方繼續聊天,並告知德國籍男友將由北京 返港,暗示雙方要分手。
「為你債台高築,你咁對我」
有人聞言大怒罵:「我對你咁好,為咗你債台高築,你咁對我。」言畢轉身以雙手緊扼女友的頸近兩分鐘,女事主掙扎無效昏迷,男友以為她死去,即收藏在車尾箱,並將其牛仔褲內褲和布鞋,分別拋入左右兩邊草叢,企圖毀滅證據。
翌日凌晨,疑兇駕的士到鴨脷洲利南道垃圾站旁海邊,將尚未死的女友拋落海「棄屍」,並將其藍色手袋一併拋下,余女終告溺斃,清晨七時五十六分漂浮到一百二十米外海面被發現,警方驗屍一度認為女死者溺斃無可疑,但家人堅信她被謀殺。
閉路電視揭疑兇行蹤
水警重案組接手,翻查女死者手機通話紀錄,一度懷疑姓溫男友涉案,上周五將他帶署調查,後來因證據不足放人。至日前探員翻看利南道現場附近一間車行的閉路電視攝錄,發覺溫所駕的士在案發前曾在浮屍現場,於前日早上再拘捕溫,有人和盤托出殺人經過。警方昨晨十時押姓溫疑犯到龍蝦灣大坑口村重組案情,起回女死者的下身衣服和鞋,中午十二時,押疑犯到利南道海邊,重組「棄屍」經過。事後,飛虎隊 「水鬼隊」到場打撈女死者的手袋,未有發現。案中涉案的士被拖到何文田 汽車中心,等候蒐證檢驗。
-
警施「捉放曹」 疑兇鬆懈終落網
(星島)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一度撲朔迷離的半裸女浮屍案,終告偵破,水警重案組在重重迷霧中抽絲剝繭,後循女死者生前交友情況調查,鎖定一名可疑人,由於對方堅決否認涉案,於是施展「捉放曹」之計,令疑人鬆懈,當掌握得重要證據,成功擒人,整個過程充滿戲劇性。
警方初步證實女死者余惠玉溺斃,不排除是自殺或意外墮海,案件無可疑,及後交由水警重案組跟進。水警重案組分析案情,認為女死者下身赤裸,而且是在應約後才出事,案中疑點重重,遂循兇殺程序調查。
據悉,探員鎖定約五十名女死者的友人,包括多名前度和現任男友,逐一會晤以了解女死者出事前行蹤,發現其中一名姓溫男友最可疑,在案發前曾與女死者頻密通電話,但對方堅稱與案無關,警方因證據不足,唯有施「捉放曹」之計先將他釋放。
在緊密追查下,探員發現鴨脷洲現場附近車行的閉路電視錄影,攝錄一輛的士曾在現場出現,並根據的士車行租車記錄,得悉當時正是溫使用該的士,成為有力證據破案,再度拘捕疑犯歸案。 本報記者
-
等愛「花花」 墮忘年的士孽緣
(星島)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熱切追求愛情的「花花」,雖然早前曾在facebook透露「用寂寞和思念換來了一份真正的愛」,似乎找到她理想的如意郎君,但事實上陷入德籍男友和的士司機男友之間的三角戀,更趁著德國 男友到北京 公幹,與司機男友約會偷情,不幸惹上殺身之禍。
情路崎嶇的二十五歲女死者余惠玉,英文名 Jennifer,與父母及兩弟兩妹同住葵盛東村。好朋友都叫她「花花」,並形容她是一個多情少女,容易滿足,一直等待著愛情來臨,可是她的幾段愛情只有開花,不曾結果,讓「花花」至今仍然空空等待。
與車行德籍同事熱戀
余女中學畢業後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讀旅遊課程,之後曾在尖沙嘴一間餐廳任侍應,其間與男同事談情說愛,後因性格不合分手,不久轉職車行任推銷員,才與德國籍男同事情投意合。
早前「花花」曾在facebook網頁中,形容自己「用寂寞和思念換來了一份真正的愛」,據悉,她正在熱戀的對象,就是近年認識的德國籍男友。
年前電召的士遇狠男
不過,在這段人人稱羡的戀曲背後,余女仍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忘年戀」。消息稱,余女一年多前電召市區的士,認識的士司機溫X聰,知道對方是革職警員,甚同情其遭遇,雙方談得投契下,不知不覺間墮入愛河,多次發生超友誼關係;有人自知年齡相差太遠,不惜花錢送禮討好對方以致債台高築。最近,一直期待真正愛情的余女與德國情郎發展穩定,認為可付託終生,遂與忘年戀的士司機男友「攤牌」,可是最後一次歡聚,疑因提到新男友情況,令對方醋意大發,盛怒下行兇。
-
OL的士幽會後遇害 疑提分手索錢觸怒前警員
(明報)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我對你咁好,為你搞到債台高築,你咁對我?」警方偵破25歲半裸會計OL被殺案,落網的前警員昨日被控一項謀殺,今日提堂。警方相信女事主與疑兇有親密關係,二人上周二駕的士到西貢龍蝦灣幽會,在車廂做愛後因金錢及分手問題爭執,有人一怒之下揑頸將半裸女事主扼暈,將其塞入車尾廂載至鴨脷洲海邊拋入大海。
被捕男子溫×聰(43歲),被控一項謀殺罪,今日於東區裁判法院提訊。據悉,溫多年前曾投身警界,被革職後駕駛的士,年多前因載客結識洋名Jennifer(暱稱「花花」)的25歲女會計文員余惠玉,更發展成親密情侶。警方調查後,不排除疑兇曾為余女大灑金錢,但女友最終提出分手及索錢,疑兇不堪為此欠債纍纍又人財兩失觸動殺機。
做愛後攤牌 揑頸致昏迷
第一案發現場為西貢龍蝦灣大坑口村一條村路,上址鄰近海邊及墓地,入夜後較寂靜及昏暗。警方懷疑余女被揑頸1至2分鐘後可能還未氣絕,疑人因慌亂未有即時在龍蝦灣將余女拋落大海,反而驅車到香港仔才將余女拋入海中。警方亦相信疑兇曾多次到訪上址,但未確定余女是否曾經同行。
上周二(26日)傍晚,疑兇駕駛的士在上環接載余女,約晚上7時許的士駛至上址僻靜處停車,兩人在車廂前座愛撫性交,事後余女突聲稱男友從北京回港,想結束雙方關係,又要求一筆金錢,有人聞訊大受刺激稱︰「我對你咁好,為你搞到債台高築,你咁對我?」隨即在車廂爭執扭打,有人揑著下半身仍赤祼的余女頸項致其昏迷。
疑人立即將車廂內余女的牛仔褲、內褲及間條花紋布鞋棄於附近草叢,再將半裸余女抱出車外塞入車尾廂,將車駕至鴨脷洲利南道盡頭垃圾收集站,將余女抱出,連同手袋拋入大海後,開車逃去。
翌日,有人發現余女半裸屍浮碧海報警揭發案件,警方發現余女死因並不尋常,追查其交友狀况後懷疑一名前警員與案有關,並在其駕駛的士車廂發現小量血漬及衣物纖維,警方採集樣本驗證後,前日採取行動拘捕姓溫疑兇。
褲鞋棄草叢 載鴨脷洲拋入海
昨晨10時半,水警重案組探員將身穿黑色外套及牛仔褲、腰手纏上鎖鏈的疑兇,黑布蒙頭押至龍蝦灣大坑口村現場重組案情,並在疑犯指示下尋回余女的衣物,拍攝過程作證,重組過程近1小時。至中午12時半,疑兇再被押至鴨脷洲利南道現場,重演由的士車尾廂抱起余女,連同手袋拋入大海經過,疑犯逗留約半小時後被押返北角警署。警方水鬼隊人員曾在現場打撈手袋但不果。
附近商戶指出,現場海邊有街燈,晚間有人垂釣,對疑兇斗膽在上址將余女拋入大海感到驚訝。警方破案後,余女友人相繼在社交網站facebook留言,友人Samson Leung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我都等得你耐啦,捉到啦。」
-
浮屍案西貢尋回女死者衣物
(明報)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19:40
香港仔浮屍案今早重組案情,警方在西貢尋回女死者的衣物內褲,消息指疑兇與女死者曾經爭執。
警方今早押解43歲的前警員疑犯,先後到西貢龍蝦灣大坑口村和鴨脷洲利南道,重組案情。
警方先在大坑口村,尋回25歲女死者的鞋、褲和內褲,並在香港仔的海中進行打撈,希望找到死者的手袋。疑犯其後押送返北角警署,繼續調查。
現場消息指出,疑犯是的士司機,與女事主認識一年多,在屍體發現前一晚,兩人遊車河,去到西貢大坑口村,並發生性關係。
女事主其後表示要結束關係,兩人發生爭執,有人在衝動下用手勒住女事主的頸部,直至她無知覺,大驚之下將女事主放入車尾箱,衣物則丟入草叢,然後將事主載到香港仔利南道的海邊,將她推落海。
25歲女死者余惠玉,上周三清晨被發現下身赤裸、上半身有穿衣和粉紅色胸圍,在香港仔鴨脷洲利南道對開海面載浮載沉,被撈起後證實死亡,警方當晚表示經法醫官初步證屍後,證實余女死於溺斃,相信案件無可疑。
但余女的家人翌日認屍後,堅稱事件有可疑,並強調她離家時身穿牛仔褲,相信海水難以將牛仔褲和內褲沖走。
(即時新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