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十優家書 2010

細說摰愛 七旬翁家書獲獎
(明報)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一封家書,寫出3個加起來逾200歲長者的大半生命運。現年70歲的杜潔銘,向兒子訴說自己對一生最愛兩個女人的感情──杜伯兩歲時,因香港淪陷,隨父回國避難,卻與母親失散。在內地捱過戰火,又遇上文革,但無礙與家庭背景不同的妻子走在一起。找到一生最愛後,杜伯在1980年跟失散38年、曾當電影明星的母親重逢。

杜伯昨日憑這封家書,成為「長者家書」比賽「十優家書」得獎者之一,60多歲的妻子與87歲的母親都坐在台下看他領獎。杜伯笑言,兒子早就知道這些往事,只是借兒子「過橋」,以家書形式表達他對摯愛母、妻的感情。

香港淪陷 與母失散

杜伯說,自己1940年出生,當時一家在香港生活,惟1942年香港淪陷,一家只得逃難,混亂中與母親吳曼琪走散。他形容媽媽的經歷傳奇,曾被冤枉為間諜治罪,日本人投降後,她在港以藝名宇文翠參演多部電影,如在《新天方夜譚》中扮演公主,之後想到荷李活發展而輾轉到美國生活。

階級路線無礙與妻結合

與母親失散的杜伯,在40年前遇上生命的另一最愛──妻子。他記得,兩人第一次見面是他應邀到一家工廠的晚會表演,太太當時任司儀。兩人之後約會看「白毛女」,散場時兩人首次手牽手,確認關係。他說,雖然父親是知識分子,而妻子來自革命家庭,但階級路線無礙兩人結為夫婦。他在信中形容,妻子是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人,因為有一次他住院做手術,因藥物過敏,血壓驟降昏迷,醫生拿著「病危通知」要其妻簽字,但妻子不接受,痛斥醫生一頓,對方始作搶救,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

母子38年後重聚

1980年,內地改革開放,杜伯與一直在港居住的叔叔恢復通訊,輾轉打聽到母親消息,他們終在失散38年後重聚。杜伯說,現時雖然子女長居上海 ,母親亦多留在美國,但不時會跟他們通電話,好像大家就在身邊。

舉辦這次活動的長者家慈善基金共收到逾萬份作品,十優家書連同90篇優秀作品將輯錄成書,讓年輕一代細閱長者往事。今日是國際長者日,該基金主席黃卓健指出,早前的調查顯示,逾77%受訪者表示每月只探望長者一次或少於一次,可見不少人忽略獨居及入住院舍長者的需要,故希望藉活動喚起對長者的關心。

明報記者 張岳弢
.
-
十優家書之一 《我深愛的兩個女人》節錄
(明報)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她(妻)說不管自己算什麼階級,只曉得把我視作是唯一的親人,聽罷後我的心在顫抖,我把她緊緊地抱在懷裏,不停地替她抹去淚水,但她的淚水卻默默地流在我的心裏,我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保護她,從此我們的二顆心結合在一起,雖然沒有鑽戒、也沒有婚紗和婚禮,但我們是幸福的。

……我深愛的另一個女人自然就是賦於我生命的母親,雖說母親和我分離了三十八年之久後才重新相聚,但是由彼此思念和牽掛所編織的夢,卻伴著我們度過人生。每當她從美國 回來或者我去探她,我們總是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