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雜差房

港法醫證M16殺八人
(星島)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八名康泰團友在馬尼拉 枉死,菲律賓 當局口口聲聲徹查死者的死因和案件真相,並曾為其中五名死者剖屍檢驗;八具遺體前日運返港後,法醫昨再行驗屍。消息稱,八名死者分別中一至三槍斃命,最令人驚訝是,五名曾由當地法醫驗屍的死者,部分體內竟仍遺有彈頭碎片!菲國驗屍如此「馬虎」,其將提交所謂調查報告準確性和可信性,實令人難存寄望。

  記者:蔡淑儀

  本港法醫昨經近十三小時「馬拉松」式驗屍,完成八名慘死港人的剖屍工作。消息稱,八名死者分別中了一至三槍,全部在上半身位置,其中兩人頭部中槍、兩人頸部中槍,餘下四人則是身體中槍致死。從槍傷的形狀和彈孔大小等推斷,兇槍應全屬M16自動步槍,惟案發時菲國「警魔」和當地特警,均曾持有M16作武器並爆發槍戰,本港因未獲菲警方提供涉案槍械化驗等相關資料,故暫未能斷定遇害港人是死於何人槍下。

  中槍位置全在上半身

  昨晨約八時,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O記 )探員聯同多個警區重案組探員,一行二十多人抵達存放八名死者遺體的葵涌 殮房,詳細紀錄驗屍的發現並拍照存檔。至晚上近九時,部分探員與政府化驗所 人員才陸續離開,帶走三大袋證物進一步調查。

  警方消息稱,從死者槍傷的形狀和彈孔大小所見,涉案兇槍應是M16自動步槍,該槍所用的子彈亦較一般特別,子彈經發射後,會在目標的體內爆開成四至五片、或者穿過目標身體。據了解,死者事發當日被槍轟後,部分人體內便遺下彈頭碎片,另部分人則被子彈射穿身體。

  五名死者的遺體曾在菲國由當地法醫剖驗,餘下三人因家屬拒絕讓死者在當地驗屍,故遺體前日運送回港後,本港法醫才為三人進行剖屍檢驗;其中一具未在當地剖驗的遺體,乃在慘案中率先遇害的領隊謝廷駿。

  謝廷駿頸中一槍亡

  法醫剖屍發現,謝頸部中了拎命一槍;至於五名屬「第二度」驗屍死者,部分人體內竟仍殘留小量子彈碎片,疑當地法醫驗屍時「馬虎」,未有查驗清楚及檢走調查。

  據悉,八名死者遺體運返港時,都附一個由當地警方所發的獨立檔案,交予港方,檔案分別紀錄各人遇害後、或剖屍前後的照片等資料;而五名曾被剖屍的死者,亦附有一個初步驗屍報告的影印本,惟內容僅得寥寥數字。

  菲律賓驗屍「吔吔烏」,當地一名頂尖法醫專家Dr. Raquel Fortun亦不禁批評,菲國的法醫人員質素及水平仍未達國際水平,同時炮轟菲警未有盡應有的責任,確保兇案現場的完整性,當蒐證過程仍在進行時,竟荒謬地有傳媒可自由出入有關的旅遊巴拍攝。相關新聞刊A4至A8版
.
-
港警7人組在菲搜證
(明報)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12:40
警方表示,已派出包括警司級在內的七名人員往馬尼拉 ,以國際警務合作方式參與調查挾持康泰團事件。

署理警務處 長曾偉雄說,警方7名人員,分別是2名法證人員及5名警員,當中包括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 的探員,最高職級是警司。

他指,派往當地的警員,已重返案發現場,登上肇事旅遊巴搜證,進行彈痕鑑證,並正約見事件中的重要證人,目前未能確定何時完成調查。

由於本港警員在當地無執法權力,主要以搜證為主,工作較為複雜,但菲律賓 警方已承諾全面協助。

調查會以國際警務合作形式,但兩地警方會各自撰寫調查報告。

保安局 副局長黎棟國亦表示,會透過國際刑警與菲律賓交換挾持人質事件的調查資料,包括港方的驗屍報告,希望藉此能令調查報告更完整。

他指,本港已經為8名罹難者完成驗屍,亦會參考菲律賓警方的驗屍報告。下一步是向生還者錄取證供。

(即時新聞)
.
-
張建宗探望殉職領隊謝廷駿的父母
(商台)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11:57
勞工及福利局 長張建宗 ,今早探望在菲律賓 挾持人質事件中,殉職的旅行社 領隊謝廷駿的父母。張建宗說,他們心情稍為平復,又引述父母說,謝廷駿的人生,活得精彩。張建宗高度讚揚謝廷駿,臨危不亂、盡忠職守,及早將事情通知本港的旅行社,間接拯救部份人質,是年青人的典範。張建宗又答應,當局會全力協助處理謝廷駿的身後事。
.
-
明日遊行運輸署將分階段封路
(商台)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12:05
多個政黨星期日發起遊行,哀悼馬尼拉人質事件中八名遇難港人,以及要求菲律賓政府徹查事件。運輸署表示,預計天后、銅鑼灣、灣仔和金鐘一帶相當擠塞,下午兩時半起,分階段封閉高士威道、怡和街、軒尼斯道及金鐘道西行。警方和運輸署會視乎實際路面情況,隨時實施其他緊急的交通措施。運輸署呼籲巿民明日盡量避免駕車前往銅鑼灣、天后和金鐘一帶,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遊行隊伍將於當日下午三時由維園出發,前往中環遮打花園。主辦單位說,他們會全程靜默,不會叫口號,又呼籲參加者,避免有種族歧視的語言。
.
-
八遇難者可安葬景仰園
(星島)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在馬尼拉大屠殺事件中枉死的八名港人,獲行政長官曾蔭權建議永久安葬於景仰園,惟消息稱有部分家屬不太願意,當中包括領隊謝廷駿的母親,因景仰園與謝家相距甚遠,謝母希望愛兒可安葬在住處附近的鑽石山墳場,讓她可更靠近兒子,不時看望他。

  本報記者

  港府全力協助八名死者家屬辦理後事,並建議八名死者永久安葬於景仰園,長埋黃土。惟有消息稱,部分家屬意見不一,反對集體殮葬,不過當局仍與家屬商討有關建議,表示一切會尊重家屬意願。

  一切尊重家屬意願

  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遇難的八名港人可獲安排永久埋葬於粉嶺和合石景仰園,但要視乎死者家屬的意願,並承諾會盡力協助家屬辦理親人的身後事,也會悉心照顧幸存者。

  政府當局又建議,為八名無辜慘死的港人一起舉行大型葬禮,向死者致哀,其後再一同安葬在景仰園,而有關建議已向死者家屬表達。

  不過,初步消息稱,部分家屬對於當局的好意抱不同態度,其中在事發時,冒險致電回港求救的領隊謝廷駿,其家人已拒絕有關建議,只因謝家居住在觀塘啟業村,謝母認為景仰園距住所太遠,她與丈夫又年紀不小,若將愛兒安葬得太遠,會極為不便,兩老難以時常去看望兒子,為他清掃及打理墓地。

  距住處遠 兩老難探望

  謝母更捨不得兒子死後,連墓地也遠離老家,故已向當局表示,希望兒子遺體可安葬在較近的鑽石山墳場,讓她可更靠近兒子。部分死者家屬亦對當局的建議有所保留,反對在景仰園集體殮葬,不過,當局仍與家屬商討建議的可行性,但一切都會尊重家人意願。

  據悉,法醫昨已為謝廷駿進行驗屍,昨午三時許,死者父母、胞兄及多名親友,在社會福利署 及食環署 人員陪同下,乘車抵達葵涌殮房領取報告。眾人神情仍然哀傷,最後只由死者胞兄下車進入殮房領取有關報告。

  殮房領報告 雙親極憔悴

  留在車上等候的謝母,疑因連日操勞過度,早已心力交瘁,面容極為憔悴,令人心酸。坐在謝母身旁的謝父同樣難掩哀痛,對於突然痛失愛子,神情顯得哀傷無助。

  其後,眾人在政府人員陪同下,再前往長沙灣政府合署辦理死者的死亡證,並與當局商討死者的殮葬及日後的福利事宜。據了解,家屬近日忙於為死者辦理後事,有關方面已全力協助家屬,包括經濟上的援助,其中康泰旅行社已向屬下職員謝廷駿的家人,發放一筆恩恤金,以助謝家解燃眉之急。
.
-
景仰園仍未有人下葬
(星島)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景仰園取其「萬人景仰」之意,專為安葬因英勇行為而喪生或遇害的市民,是粉嶺和合石墳場內的一幅墓地,建在安葬英勇殉職公務員的「浩園」對面,惟四年前啟用至今仍未有市民下葬。

  政府耗資逾三百萬港元興建景仰園,由二○○三年一月開始啟用,提供一百個土葬墓位、二十四個金塔葬位及三十個靈灰龕位,規模及莊嚴程度並不亞於九六年啟用的浩園。

  阿福家屬婉拒安葬

  英勇犧牲者的家屬,可主動向民政事務署提出申請,將死者遺體安葬景仰園,若有關英勇市民獲追授英勇勳章即符合資格,不過景仰園啟用至今,仍沒有人下葬該處。

  今年四月在青海玉樹地震中捨己救人的港人黃福榮,獲提名追頒金英勇勳章,政府當時罕有地提出將「阿福」遺體安葬於景仰園,如獲家人答允,「阿福」將成為首位市民下葬景仰園。不過,其家人最終婉拒有關建議,決定讓「阿福」長眠柴灣華人永遠墳場。本報記者
.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管車肽

綠巴疑衝燈猛撼 交警殉職
(經濟日報)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06:00


【經濟日報專訊】隸屬新界北交通警員梁鼎崙,昨晚下大雨期間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不幸殉職;事發時梁駕鐵馬至上水和睦路十字路口,被一輛疑衝燈的專線小巴撞至人車分離,鐵馬滑行20米後剷上行人路,梁躺在路邊昏迷不醒,送院搶救後不治,其太太及稚子趕至醫院悲傷不已。

警方初步調查相信涉有人衝燈,事後以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罪名,將肇事60歲姓曹的小巴司機拘捕。

處理邊境交通意外 折返肇事

殉職交警梁鼎崙終年34歲,已婚,育有一名幾歲大稚子,梁94年加入警隊至今16年,警員編號33047,據悉,他於年多前被調派往新界北總區交通部執法及管制組的巡邏小隊任職交警,之前任職軍裝警員。據其同僚指,死者人緣非常好,每年均會與受訓同袍相聚,感情要好。

新界北交通意外特別調查隊主管游紹邦昨晚表示,事發昨晚上7時10分,肇事交警與另一名交警同袍駕駛鐵馬到邊境處理一宗交通意外,然後返回上水警署,當時天降大雨,梁駛在前方,至和睦路出事,而距離其身後50米的同袍指出,梁是在綠燈情況下駛出路口。

游表示,未確定是否有人超速,但初步相信涉及有人衝燈,當梁警駛出路口後,一輛綠色專線56A線小巴,由粉嶺火車站至帝庭軒,當小巴右轉入和睦路時,車頭撞到警員電單車,撞擊力相當猛烈,警員被撞至人車分離,鐵馬被撞至衝入行人路,交警則躺在路邊,身受重傷。

游稱,肇事小巴司機駕駛該線5個月,為中更的司機,事後他亦報稱被玻璃割傷手臉,需送院理。現場消息指,雖然專線小巴事發時滿載乘客,但發生意外後已全部離開,警方稍後仍要找目擊者,了解更多事發時情況。

遺孀幼子聞噩耗 傷心欲絕

梁事後被送往威爾斯醫院,但一直情況危殆,延至昨晚8時31分證實死亡;據悉,梁的遺孀和小兒子獲悉消噩耗後,傷心欲絕。

昨晚約10時,警務處處長鄧竟成到醫院見殉職警員最後一面,並向死者家屬慰問;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對梁鼎崙的殉職感到十分悲痛,政府會向他們家人提供所需支援和協助。警方呼籲,任何人如曾目睹意外發生或有資料提供,請致電3661 3899或3661 3859與調查人員聯絡。

現場街坊表示,駕駛該條專線小巴司機,經常貪快會衝燈或追燈尾,以致車上乘客險象環生。

-
鐵騎警遭綠巴猛撞殉職
(星島)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意外頻生的亡命小巴,昨又釀成奪命車禍!一名鐵騎巡警,昨晚駕電單車返回警署,途至粉嶺樓路一個燈位時,遭一輛懷疑衝燈的專線小巴攔腰猛撞,警員頓成炮彈飛人,拋飛十八米外墮地昏迷,鐵騎更剷上行人路,警員送院不治,家人悲痛欲絕;小巴司機涉危險駕駛引致他人死亡被捕。

  記者:徐裕民 羅振輝

  一名鐵騎巡警昨晚在粉嶺樓路遭專線小巴撞死,警方不排除事件涉及超速及衝燈,已拘捕涉案的姓曹(六十歲)小巴司機,並呼籲目擊者提供資料跟進。警務處處長鄧竟成事後趕到醫院了解情況,死者同袍在醫院獲悉噩耗,亦掉下男兒淚。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對事件深表關注,已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已婚育有七歲兒

  殉職警員梁鼎崙(三十四歲),已婚,與妻子育有一名約七歲兒子。梁九四年加入警隊,曾在多個警區駐守,一年多前調到新界北交通部交通執行管制組。

  梁昨晚與另一警員在邊境處理一宗交通意外後,駕駛電單車擬返警署,至晚上七時十分,途經粉嶺樓路與和睦路交界燈位,遭由曹駕駛的56A線小巴猛烈相撞。

  現場消息稱,曹姓小巴司機較早前滿載乘客由港鐵粉嶺站開往聯和墟帝庭軒,當沿粉嶺樓路北行至和睦路交界燈位右轉時,即失控攔腰猛撼梁的電單車,由於撞力猛烈,梁被撞至拋起,先撞裂小巴車頭擋風玻璃,再拋飛十八米外,重傷倒臥路中,奄奄一息,電單車越過路口的兩支鐵柱,再剷上行人路翻側,全車嚴重損毀。

  市民冒雨打傘護傷者

  意外後下著傾盆大雨,有熱心市民替受傷警員打傘擋雨。救護員接報馳至替重傷警員急救,送往沙田威爾斯醫院搶救,惟延至晚上八時三十一分傷重不治。死者家人及同袍接獲通知,分別趕到醫院了解情況,接獲噩耗後各人均顯得傷心欲絕,部分更按捺不住而灑淚。

  姓曹小巴司機因手部輕傷,經送院敷治後,被警方以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拘捕。政府化驗師事後亦有到場,協助搜證跟進意外原因,案件則由新界北總區交通特別調查隊跟進。

  新界北交通特別調查隊第一隊主管游紹邦高級督察表示,目前警方仍了解是否有人超速或衝燈,但已拘捕涉嫌危險駕駛的小巴司機,並呼籲目擊市民致電三六六一三八五九向警方提供資料。
.
-
傷亡最多部門 交警現逃亡潮
(明報)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05:05


【明報專訊】有前線警員表示,交通警員傷亡人數相信是警隊各部門中最多,連同梁鼎崙在內,過往6年便有4名交通警員於執勤時殉職。該警員透露,不少交通警員的親屬均擔心「皮包鐵」外出執勤,加上交警每月津貼只有500多元,升職機會亦不多,近年5大總區交通部均出現「逃亡潮」,人手緊絀,部分總區更要求具電單車牌的警員加入交通部。

有交通部警官稱,鐵騎巡警執勤時有時為趕往現場要衝燈,其他司機未必會讓路,有極大危險,唯有靠警員平日經驗及技術「搭夠」避免意外,他亦提醒交通警員要盡量小心,減少悲劇。

警官﹕靠經驗技術搭夠

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黃程表示,警隊雖無規定交通警員入職年資,一般而言,交警要完成巡警及機動部隊訓練,並通過警察駕駛訓練學校考取電單車牌照,駕駛技術有一定保證。
.
-

回應:
或許我們更需要認識交通警的工作.在我眼中,他們是交通規例的執法者,當捉捕疑犯的時候,他們會是巡警的接棒!

家住在彌敦道末段的我,有很多巴士站和的士站駛過,不時會有小巴駛入小巷.最近, 一連三天的巴士埋站十秒停駛的抗議,有參加和沒有參加的司機,使路面出現曲曲折折的巴士隊伍.有交警的話,或許可使道路在反映訴求之餘,也可安全和愉快地完成要做的事.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生命的 '和而不同' 這回事

內地尖子港作踏板升哈佛 攻讀工程學博士 煲劇練廣東話
(明報)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每年皆有不少內地尖子來港升讀大學,並作為升學 「跳板」,尋覓放洋留學夢想。出身書香世家的香港大學 內地生于泓,便以一級榮譽畢業佳績告別這片踏腳之地,獲美國哈佛大學取錄攻讀工程博士。他直言在港大歲月遇到不少適應問題,但憑熱情投入香港生活,又「煲劇」和聽英文歌操練廣東話及英語,僅一個學期已可「兩文三語」,與同學打成一片。

香港大學每年皆招攬逾百名內地尖子來港升學,今年共284內地生將在本月陸續抵埗,參與各類開學迎新活動。作為內地生學長的應屆港大畢業生于泓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昔日由北京來港升讀港大時,對於英文授課甚不適應,他形容﹕「曾被教授『點中』回答問題,雖然知道教授問什麼,卻不懂如何以英語回答,遂無奈答『I don't know(不知道)』。

初來不諳英語 只答教授I don't know

于泓在內地高考獲666分(滿分750分),雖然他獲保送去內地著名學府復旦大學,不過他認為港大更國際化,有更多機會,遂以此為首選。他在港大初期,便透過聽英文歌、電台及「煲劇」練習英文及廣東話,僅僅一個學期,廣東話及英語已難不到他。

他直言,內地生與本地生成長環境不同,難免會有隔閡,但他總抱著熱情待人,接納「和而不同」,如他在校內便曾參與宿舍的籃球比賽,結識了佷多本地同學。他稱,過去曾在北大修讀一年基礎課程,又曾到弗吉尼亞州理工大學作一年交換生,他比較三地的大學文化,笑指「北大好悶,美國人也很緊張(學業),但港大生活多姿多采,有很多活動。」

盼從事生化醫學研究

于泓出身於書香世家,祖父和外祖父均為教師,父母為商業機構管理層,但他的興趣則是電腦和工程。他小時已不局限在書本中,喜愛將家中的電話、電視、錄影機拆完又裝,他笑指「裝不回去會被打」,小小年紀曾夢想自行設計太空船升空。現時他已獲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一級榮譽畢業,並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等5科美國大學取錄,他已選擇到哈佛攻讀工程科學博士,將來希望可從事生化醫學研究,可以不用開刀便知身體有何狀况及病痛,將現時為人體掃描的機器改良變小。

明報記者 黃靜雅
.

會考 毅進

2.2萬會考生撲入毅進
(星島)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末代會考生「撲位」停不了!毅進課程聯合招生昨起一連兩日舉行,「末代會考」效應下,毅進出現恐慌性「撲位潮」,前晚有逾千人通宵輪候,首日已有逾二萬二千人入場,當中一萬三千人報讀課程,較去年增加六成二。昨日有三十多名學生排隊期間不適送院,不少考生批評大會安排混亂,一度鼓噪。今年提供的學額已增加五成,至一萬八千個,教育局局長孫明揚 表示,會因應需求彈性增加學額,並強調學額並非以先到先得。

  記者:陳家俊

  末代會考生出現恐慌性「撲位」,無論中六學額、職業訓練局轄下院校課程,以至各院校副學位課程都「爭崩頭」。毅進課程聯合招生昨起一連兩日舉行,即使主辦單位呼籲學生毋須預先排隊,但仍有人通宵輪候。前晚七時已有數百人於舉行毅進聯招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外排隊,凌晨時分已有逾千人「打蛇餅」。由於人潮愈來愈多,警方以安全為由,安排馬路旁排隊的學生,轉往九展對面空地排隊及登記,期間學生懷疑有人插隊,一度鼓噪,情況混亂。

  疑有人插隊 一度鼓噪

  本港昨日的天氣陰晴不定,最高溫度達三十一度,期間有驟雨,令在戶外排隊的數千名學生苦不堪言,三十多名學生排隊期間不適,數人更須送院。大會提早於八時派籌,八時四十五分起分時段讓攜籌學生進場,中午時分已有逾萬人入場,全日並有二萬二千多人進場,有近一萬三千人正式交表報名,較去年多五千人。

  孫公:學額非先到先得

  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晚在一個公開場合表明學額並非先到先得,是以電腦隨機抽籤決定學生選科。「毅進有足夠學額應付,如果需求大,可因應情況增加學額。」他又指首日萬多人報讀,但提供學額遠遠超出報名人數。

  會考得三分的楊同學,前晚七時已乘的士到場排隊。她稱大會安排失當,戶外排隊辛苦,空地附近只有一個洗手間,大排長龍。另一名陳同學指,排隊秩序混亂,友人兩度因插隊與人發生口角和推撞,須由警員調停。他慨歎,「大家想等個學位,唔使搞成咁。」亦有學生表示,入場時大會工作人員未有留意籌號,才以致插隊情況出現,直言「有籌等於無籌!」

  萬三人交表多去年五千

  不少學生和家長要輪候五至六小時才能入場。黎太的女兒會考獲五分,但英文不及格,「好驚她冇書讀」,昨晨陪女兒搭巴士頭班車,由屯門 趕至排隊,希望成功報名以求安心,「無重讀出路更窄,報讀IVE又額滿,如果不獲毅進取錄,就可能要女兒工作。」據悉有會考五科及格學生,因未找到升學 出路,亦入場報讀課程。

  毅進計畫管理委員會主席馮培榮表示,今年安排配套措施較去年已大有改善,體諒考生及家長緊張心情,對他們帶來不便及恐慌致歉。毅進課程今年提供一萬八千個學額,較去年增加五成,教育局總行政主任(高等教育)陳孟富表示提醒學生,應盡量填滿八個課程選擇,增加獲取錄機會。

  毅進聯招今早十時至下午六時繼續接受報名,申請者將於八月十六日前收到結果通知。
.
-
毅進1.8萬學位 共收1.5萬申請
(明報)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毅進計劃一連兩天招生會昨日結束,兩天共收到約1.5萬宗申請,申請宗數與去年相若。由於教育局已將毅進課程由1.5萬增至1.8萬個,預料所有學生皆可獲派學位,滿足考生需要。

前日毅進首天招生,吸引逾2萬名考生和家長到招生中心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門外大排長龍,當中約1.3萬名考生正式提交申請。在昨日第2天招生,現場人潮明顯減少,全天只有約3000人到場,並有2000名考生提交申請。毅進全日制課程一年學費由27,500元至29,500元,畢業生可取得相等於中五會考5科及格,包括中、英文科達第二級的資歷。

教育局指出,毅進計劃申請將透過電腦抽籤派位,派位結果稍後公布。學生可在本月16日開始的第二階段,直接向各院校申請全日制剩餘學位。
.
-

屍體的處理

弒母墮樓料列兇殺自殺
(星島)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竹園南村女子弒母墮樓雙亡案,慘死的七十一歲母親張寶芳,以及三十三歲女兒陳秀麗,昨日由法醫官驗屍,其中母親身中多刀,頸部被斬斷喪命,而陳女頭爆骨折身亡,警方仍須為兩死者進行毒理化驗,最快今日改列兇殺及自殺案處理,案件仍由黃大仙 區重案組第二隊調查。

  本報記者
.
弒母女同志疑遭女友拋棄病發
(明報)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04:40


【明報專訊】警方仍深入調查竹園南村倫常慘案。案中懷疑斬甩母親頭顱後跳樓身亡女子陳秀麗,12歲時曾持刀斬傷兄長,後被證實患有精神病,逾20年來一直要定期覆診食藥。 據悉,陳女有同性戀傾向,最近遭內地女友拋棄後性情大變,又不肯服藥,疑精神病發失常狠施毒手弒母後自盡。

案中死者包括慘被斬首年邁母親張寶芳(71歲),以及涉嫌弒母後脫去上衣,縱火自焚半裸跳樓身亡女兒陳秀麗(33歲)。警方仍將案件列作有人從高處墮下及屍體發現有可疑案處理。消息指出,陳女在8兄弟姊妹中排最小,早年喪父,兩年前開始與患有糖尿病的母親,搬到竹園南村秀園樓11樓某室,母女靠綜援金相依為命。

12歲持刀斬兄 近來拒服藥

秀麗的契媽是從事殯儀業的蕭艷玲,她形容秀麗樣貌娟好,習慣修短髮及作Tomboy中性打扮,以前曾經與男性拍拖,後來喜歡與女士為伴,有一名來自內地要好女友,但對方最近已返回內地,蕭表示不知兩女是否感情變異。但有消息稱,陳最近被女友拋棄後,性情大變,又不肯定期服藥,懷疑是引發精神病發原因。其契媽又透露,秀麗疑有讀寫障礙,讀書至小學4年級輟學,除運動表現較好外,學業成績差,12歲時曾持刀斬傷兄長,其後被證實患上精神病,要定期覆診食藥,自始亦沒做過長工。她指秀麗健談,但間中有急躁及焦慮不安表現,不排除因受某種刺激致精神病發,又擔心年老母親無人照顧,才作出失常行為釀成慘劇。

上月底覆診 社署曾跟進

葵涌醫院證實,陳女於04年開始到東九龍精神科門診部接受定期治療,最後一次覆診日期為上月30日,不料9日後發生慘劇。社會福利署發言人指出,出事家庭為綜援受助戶,陳女有精神病紀錄,有覆診及接受跟進治療,醫務社工於04至08年間,曾跟進有關個案,社署近期沒有收到有關家庭求助,亦沒有收到陳女行為異常舉報。署方正跟進有關個案。

蕭艷玲及陳的兩名姊姊,昨早到富山殮房辦理認屍手續後,至下午1時許,3人聯同數名男女親友及道士,到慘案現場拜祭,眾人先在地下超度陳女亡魂,其後再上樓拜祭遇害的老婦,其間兩名姊姊情緒激動哭成淚人,蕭亦眼泛淚光,各人拜祭達兩個多小時,懷著悲傷心情離去。契媽蕭艷玲稱,陳女亡父早年已安葬內地,家人初步打算在本月25日及26日,在寶福山殯儀館為兩母女舉殯及進行火化儀式,並預備將兩母女骨灰帶到內地安葬。
.
-
契媽嘆﹕早一日見面 慘劇或可免
(明報)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04:40


【明報專訊】「秀麗為人雖然較急躁,但長相不俗又好學,發生今次慘劇覺得好可惜。」懷疑弒母後墮樓身亡女子陳秀麗,其契媽蕭艷玲從事殯儀業多年,本打算帶秀麗入行,兩人原相約於昨日見面詳談,豈料前晚卻發生雙屍慘案。見慣生離死別的蕭女士亦感慨萬千。

原想帶契女入殯儀業

蕭艷玲於個多月前,透過秀麗的兄弟姊妹介紹認識對方,蕭形容秀麗性格屬急躁型,做事前未必經過深思熟慮,但相貌娟好又願意學習,令她留下深刻印象,有感與秀麗非常有緣,有意帶她入殯儀業,相信對學歷有限的契女來說,是一條新出路。

蕭早前返內地,兩人原定昨日見面詳談新工作細節,豈料秀麗前晚卻涉嫌弒母後自殺亡:「大家約早一日見面,慘劇或不會發生。」

年約50歲的蕭艷玲,20多年前透過叔父接觸殯儀業,在元朗經營殯儀店,曾經多次義務為多宗倫常慘案死者打齋超度。
.
-

回應:

女兒 - 生於1977年
母親 - 生於1939年,於38歲生下這個女孩.
女兒在10歲左右輟學,三年後因殺死了自己的哥哥而發現證實患精神病,需服藥和定期復診.
警方仍將案件列作有人從高處墮下及屍體發現有可疑案處理.

知道她是脫去上衣離開這個世界,在烈火裡會否視為讓自己合理地為自己所忍受的一切來設以一個合理的呼喊機會?父親離世,每天要面對自己和母親的生活,如今,親人會把母女的骨灰帶到可安莽的地方.

這是惜日的冚家富貴嗎?是聖經中與祖先同眠才是真正的福樂?

首設夜間特賣場 - 美食博覽

美食展免費鮑魚 10分鐘派光
(明報)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一連5日美食博覽會昨日開鑼,一開波首批150隻鮑魚10分鐘極速派光、1元長腳蟹亦於3分鐘內售罄,部分檔主計劃將優惠加碼吸客。昨日場內人山人海,處處見到拉手推車掃貨的太太、婆婆,猶如大型超級市場。大部分參展商單見人流已笑逐顏開,預計今年會有雙位數字生意額增長。

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周啟良早前表示,今年展覽面積擴大了20%,預計至少有35萬人次進場。

人流旺 生意料增兩成

安記海味今年再接再厲,提供2500隻鮑魚供試食。排頭位的玉姐早上9時多開始排隊,她嘗了一口鮑魚後滿足地說:「好鮮味!」安記海味總經理潘權輝表示,市民反應極好,首批150隻鮑魚10分鐘派光,最後加碼,5天展期由原派2500隻增至4500隻鮑魚。「我們大量採購,成本不會太大,最重要市民開心。」他預計今年生意額有25萬元,較去年升15至20%。

優質堂以特惠價1元限量售出10份原價510元的日本空運長腳蟹,吸引市民蜂擁而至。排頭位的林小姐早上6時便到會場外排隊,但有人批評參展商安排混亂,以致未能買得心頭好。陳小姐是博覽會的參展商之一,她專程趕到優質堂買長腳蟹,但因未能出示入場券,最後被人捷足先登,只能以1元買一條油甘魚刺身:「他們事先沒說明要出示入場券,亦未有提早整理排隊隊伍,場面非常混亂。」

恒興行推出1元日本沖繩黑糖薑蜜,吸引超過50人搶購。有市民批評參展商故意製造混亂,亦有市民不清楚食品資料就胡亂排隊。排頭位的陳小姐坦言﹕「1元好便宜,雖然不知生薑蜜是什麼,但想必也是有益身體。」恒興行負責人Macy表示今年銷情十分理想,預計利潤會有兩倍增長。

日清食品推出「100元一架手推車連20包出前一丁」優惠套裝,亦大受歡迎。日清助理事務主任陳靜汶說﹕「由於優惠實在超值,暫時預計會售出5000至10,000架手推車,生意額則較去年上升10%。」
.
-
展商怨營養標籤拉高成本
(明報)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美食博覽首度受營養標籤法監管,有參展商坦言法例令成本上漲,遂把成本轉嫁消費者;亦有參展商走「法律罅」,把食品搬到會場即席包裝,而不貼上營養標籤。食物安全中心昨派10人到博覽會場巡查,但因博覽在晚上10時才結束,故中心昨暫未能提供檢查過的食物數量,以及有否發現違規個案。

營養標籤法於上月1日實施,大部分預先包裝食物須貼上標籤,交代有關食品的「1+7」,即熱量及指定的7種營養成分。

潮州餅家和記隆董事助理陳翠羽表示,營養標籤法令生意成本上漲約1%:「20多元一盒餅,當中就有0.1元是營養標籤貼紙,另外又要增加人手貼貼紙。但無辦法,要依照政府說法去做。」她續指原材料價格上升,售價也帶動上升逾10%。

餅舖即場包裝 避貼標籤

金牌雞仔餅專售懷舊小食,攤檔放滿雞仔餅、香蕉糕、佛手果等小食。部分小食有用透明膠盒包裝,供市民選購。在未有市民前來選購時,職員已不停把食品放進包裝盒,惟盒上未有貼上營養標籤。金牌雞仔餅負責人表示,食品乃新鮮製造,現場用人手包裝,因此毋須貼上營養標籤。
.
-
美食博覽明天開幕設夜間特賣場
(商台)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16:46


一連五日美食博覽、中醫藥展及茶展明天在會展揭幕,超過一千一百個參展商參加,今年大會首次劃出夜間特賣場,由晚上七時至十時,以低至半價售賣食物、廚具及調味料。大會又將麪食攤檔集中一起,方便入場人士購買,麪食參展商表示歡迎,認為方便顧客選購及比較價格。有日本參展商今年繼續推出一元優惠,顧客可用一元購買三文魚刺身及日本蟹等。
.
-
美食博覽設夜場半價促銷 將吸引不少市民搶購
2010年 08月 12日 10:51 中國窗


【香港商報】訊 記者馮仁樂報道:愛掃平貨的你是時候出動啦!一年一度的美食博覽今天揭幕,今年有超過700家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參加。大會更首設夜間特賣場,出售低至半價的貨品;同時又新增麵食產品區,匯聚不同的麵食參展商,方便一眾市民選購。美食博覽亦推出不少一元優惠,包括以一元購買燕窩飲品、三文魚刺身及日本蟹,相信將吸引不少市民搶購。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美食博覽將由今日起,一連5日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行。大會首次設夜間特賣場,於首4天的晚上7至10時,出售低至半價的食物及廚具等貨品,當中包括冰糖燕窩、鮑魚及廚刀套裝。

增設麵食產品區

此外,美食博覽今年亦增設麵食產品區,各地的麵食參展商將會聚集,屆時想購買麵食的市民將毋須周圍温。在方便市民選購心水貨品的安排下,同樣令市民易於比較價格,有參展商因此擔心會增加競爭,表示會推出優惠吸引顧客。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藍博

-
美食博覽明日展開
(明報)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19:10


一連五天的美食博覽明日在會展揭幕,超過一千一百個參展商參加,大會將首次推出夜間特賣場。

(即時新聞)
.-
美食博覽 麵鮑餅搶灘
(明報)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05:10


【明報專訊】專題飲食——緊貼城中潮流,介紹飲食界新鮮話題。

每年暑假的某一天,你總發現雪櫃廚櫃忽然爆滿,不錯,是美食博覽,你的家人拖著行李箱到會 場掃貨回來了。從明天起一連五日(8月12至16日),你在美食博覽會場血拼同時,330家參展商也各出奇謀,出月餅,推麵食,煮鮑魚,你搶美食搶著數,他們搶錢搶宣傳,來一場等價交易。

送2500隻溏心鮑魚

香港人,你是否很愛吃鮑魚呢?

觀乎每年美食博覽,鮑魚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或許你本身並非鮑魚的擁戴者,不過看見這種昂貴又矜貴之物,忽然從天上降臨凡間,還要在美食博覽的攤位中進行競價賽,本來不太熱中的都會動起凡心。

海味老字號安記,今年請了廚師周中做顧問兼代言人,送出2500隻即食溏心鮑魚,認真瘋狂。除了傳統乾鮑和罐頭鮑之外,亦推出了現場即吃的鮑魚撈米,由周中負責設計,以南非乾鮑炮製,一盒有兩隻才28元,不過每日限定300盒,售完即止。至於鴻星也推出了不少即場吃的鮑魚,99元三隻的即食細鮑魚,以及78元的鮑魚撈麵,但最震撼的是150元即食大鮑,大概有一張名片般大小,採用澳洲 鮑魚熬製而成。

■安記攤位﹕1C-A15(查詢﹕2544 6336)

■鴻星攤位﹕1B10-03(查詢﹕2628 0080)

有機美食 靚靚包裝

有機不代表一切,只是盡可能將基因改造化學劑等拒諸門外。

近年的有機農產品很多來自本地生產,看過農夫將攀藤上的苦瓜,逐個套上膠袋,以免受蟲蛀,方明白為什麼不下農藥化學劑的有機產品總是昂貴一些。今年看到的有機產品,都在產品的包裝上多花了心思,有機商人除了銷概念,也明白包裝的重要。

■美心攤位﹕1C-D02(查詢﹕2101 1333)

■惠華攤位﹕1B-B02(查詢﹕2117 4638)

新設專區 麵麵俱全

粥粉麵飯,可能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四大發明,而當中的麵更特別受歡迎,因此今屆新增了「麵食產品區」。走傳統路線的壽桃牌,今年忽然轉口味,推出3款西式口味的「叮一族」,分別為香草白汁、芝士龍蝦及意大利 肉醬,不過配的並非意粉,而是拉麵,加水放入微波爐叮一分鐘便成。而囍宴私房菜的Jacky亦首度參與,除了三文魚、金蠔、沙嗲3款新口味的XO醬外,亦將其招牌 菜之一的擔擔拉麵即食化。

■新順福攤位﹕1D-C02(查詢﹕2461 0190)

■囍宴攤位﹕1D-D17(查詢﹕2575 6929)

月餅新招 茶餐廳掛帥

從來不明白,為什麼四糰蓮蓉裹入鹹蛋黃,再包上餅皮焗一焗,可索價百多元一盒。

大概看看《歲月神偷》,一家老少省吃儉用,打打鬧鬧,不過為了供上幾份餅會,便知道月餅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分量。每年美食博覽,月餅都是重點戰場,除了宣傳鬥多口味鬥新,資金雄厚的大集團可請明星如陳慧琳,周麗淇做代言人,沒那麼雄厚的便請口靚模推銷,書展禁,但美食博覽沒有明文規定不準口靚模入場吧。

美心和大班今年竟然「撞橋」,同樣玩港式茶餐廳元素,美心將奶醬多、可樂、凍檸茶、凍鴛鴦等化為新的冰皮月餅口味;而大班則有港式檸茶、菠蘿特飲、馬來咖喱等冰皮新口味。而東海堂則以北海道為主題,將近期大熱的北海道牛奶、夕張蜜瓜、十勝紅豆金栗等化成冰皮月餅。而新勢力惠華,則用上不同品種、等級的榴槤來炮製多款榴槤冰皮月餅。

■喜筷攤位﹕3F-F04(查詢﹕3421 1455)
■Auden Green攤位﹕1B-A21(查詢﹕2769 6069)

■美食博覽
日期﹕8月12日(明天)至8月15日早上10:00至晚上10:00
8月16日早上10:00至晚上6:00
地點﹕灣仔博覽道一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門票﹕$25(7-11便利店、OK便利店及快達售票處有售)
查詢﹕2584 4333
文﹕蔡榛原
編輯﹕陳嘉文
.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12/00176_022.html?pubdate=20100812

回應:
我也曾去過美食節,可是美味可口的感覺無法吸引我去嚐那免費的宣傳廣告.
看着今年參展的食物,不知到什麼時候在市場上見到?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末代會考

末代會考誕16十優狀元 今放榜 1.7人爭1中六學額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05:05

【明報專訊】末代會考今日放榜,全港逾8.3萬名日校考生,共有約5.8萬人考獲6科及格或以上而達到升讀中六門檻,今日將競逐3.5萬中六學額,即1.7名考生爭1學額,預料各區聯招中心將出現激烈收生情况。另邊廂,12男4女共16名學生,則成為末代「十優狀元」,而今屆最年幼的12歲考生亦取得14分以上,可能擠進預科之門。

考評局昨日公布2010會考數據,全港有12.2萬人報考,較去年增加5.9%,當中包括8.3萬名日校考生。由於新高中學制最多修讀6至7科,「十優狀元」之名將成終曲。考評局秘書長張永明宣布,末屆會考狀元共有16名,比去年多3名,分別是12男4女,另外取得6A或以上的尖子達509人,較去年增加45人,可望透過最後一屆拔尖計劃,於中六後直升大學。

12歲最年幼考生 考獲逾14分

此外,本屆再有年幼會考生奪佳績,今屆最年輕考生是一名12歲女生,據悉成績達14分以上,可望原校升讀中六預科。此外,今年有941名特殊學習需要考生,包括聽障、視障、肢體傷殘及自閉症 等障礙,其中2名男生取得8A佳績,另有19人取得3A至7A佳績。

整體考生中,有5.8萬人考獲6科及格(即6分或以上)成績,將競逐全港約3.5萬個預科學額,平均1.7人爭1學額;可在今日首兩個招生階段報讀學位的14分或以上考生,則有2.6萬人。「零分考生」也有5284人,與去年相若。

教育局長孫明揚保證,當局為會考生提供多元出路,又勉勵考生:「人生路上,總有得失……只要盡力而為,各位同學必定可以發揮所長,實現理想。」教育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表示,會考只是成長過程中的片段,多作準備便能有美好前程。

中英及格率與去年相若

語文方面,今年分別有73.8%及67.3%日校考生取得中英文第二級(及格)或以上評級,張永明表示,今年考生表現與去年相若,中文科取得U級成績學生較去年少,反映學生較用功。

2學生作弊 209人違手機規則

此外,今年有2名學生作弊,偷窺其他考生作答,被取消該科成績,較去年共11人作弊情况大為改善。然而今年共有209人違反手提電話規則,包括手機在考試期間響鬧,影響他人,其中11人取消該科成績,198人被扣分及降級。亦有5名考生於試場內拍攝或把條碼上載互聯網,被考評局扣分。
.
-
邊緣考生漁翁撒網 ﹕愈多水泡愈有優勢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05:05
【明報專訊】逾12萬名會考生今日領取成績單,成績未如理想的考生需四出「撲校」找學位。末屆會考生之一的黎家豪(圖),估計自己最佳僅能考獲14分,故放榜前已部署「漁翁撒網」方式,報讀多所院校的副學位先修課程,未放榜已獲5個有條件取錄學額,直言「愈多水泡愈有優勢」。

不少末屆會考生在放榜前擔心升學 困難,屯門 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為助學生發掘另類升學途徑,昨安排27名應屆會考生,前往香港大學 附屬學院(Space)報讀課程和即場面試。

做好最佳及最壞打算

其中文科生黎家豪自言已早作部署,計劃如考獲14分或以上便升讀原校,7至13分則升讀IVE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6分以下修讀副學士先修課程或毅進課程。

他日前在網上登記職業訓練局旗下IVE的直接取錄計劃,提早半小時不停登入網站索取籌號,結果脫穎而出,取得第一號籌,今日放榜後可率先挑選課程,他說﹕「由晚上8時半起,我不斷按電腦F5鍵『重新整理』網頁,並複製身分證號碼以便更快填寫個人資料。」

已獲5有條件取錄學額

此外,他又先後報讀恒生商學書院、香港中文大學 ——東華三院社區書院、IVE及Space的副學士先修課程及高級文憑課程,未放榜已獲5個課程的有條件取錄。他直言,5月已開始「做功課」蒐集升學資料,做好最佳及最壞打算,坦言﹕「我十分憂慮,近日已飽受失眠之苦,每晚一躺下來便想著覓學位的部署。」他又深信﹕「學生需要較多水泡,獲愈多課程取錄愈有優勢。」
.
-
觀塘區兩名輕微視障會考生考獲八優
(商台)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11:06
會考今日放榜,除了十六名十優狀元外,有廿一名殘障考生考獲三優或以上成績,兩名來自觀塘區中學的殘障考生,更考獲八優。其中一名患有輕度弱視 的會考生,來自觀塘官立中學理科班;另一名就讀藍田聖言中學的理科班男生,患有色弱,應考其中一科試卷前,需申請改以黑白印刷 。

另外,觀塘紅十字會 雅麗珊郡主學校,一名下半身癱瘓的男學生,考獲20分佳績,其中數學科取得A。
.
-
沈祖堯女兒考獲8優佳績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11:05
中大校長沈祖堯女兒沈詠恩在今屆會考,考獲8優佳績。

沈詠恩就讀於拔萃女書院,她表示,可能報讀醫科,因父母均是醫生,對醫科有較多接觸興趣。

沈祖堯表示,他自己在放榜前,心情亦有點緊張,他昨晚安慰女兒,只要盡力就可以了。

(即時新聞)
.
-
聖若瑟書院誕4十優狀元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11:05
「末代會考」今日放榜,今年有16人考獲十優成績,聖若瑟書院有4名學生獲10優成績。

另外,喇沙書院 有2人考獲10A,拔萃女書院有3人獲10A。觀塘瑪利諾書院 1名考生考獲10A。

(即時新聞)
.
-
喇沙書院2人獲10A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11:05
「末代會考」今日放榜,今年有16人考獲十優成績,其中喇沙書院 有2人考獲10A,拔萃女書院有3人獲10A。

(即時新聞)
.
-
兩著名預科書院逾百人排隊
(明報)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11:05
末代會考今日放榜,沙田恒生商學院及大角嘴的莊啟程預科書院,凌晨已出現排隊人龍。

在大角嘴莊啟程預科書院,十多名市民通宵排隊,準備為子女或親友輪候取籌。人數在清晨已增至逾百人。學校在門外貼出告示稱,他們不是採取先到先得的方法取錄學生。

至於恒生商學院,亦有逾百人排隊,學校安排部分人分批入學校內等候。

全港逾8.3萬名日校考生,共有約5.8萬人考獲6科及格或以上而達到升讀中六門檻,今日將競逐3.5萬中六學額,即1.7名考生爭1學額,預料各區聯招中心將出現激烈收生情况。

(即時新聞)
.
-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粵語

穗撐粵語升溫逾千公安圍趕 3000民眾集會 7記者被拘
(明報)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廣州人「撐粵語」活動愈演愈烈,繼上周日有逾2000人集會後,昨日有網民發動省港澳10萬人聯合大行動,反對廣州市政協委員 提出以普通話代替廣東話。廣州有近3000人在市政府對出的人民公園內集會,他們高呼「廣州人講廣州話」、「警察收皮」等口號;由於集會地點接近市政府等敏感機構,警方一早部署戒備,並調集逾千名公安到場驅散集會,其間與示威者發生衝突,多人被帶走,包括一名圍觀的港人遊客。集會者其後到附近的北京 路「散步」,又被公安指阻塞交通、擾亂社會秩序,散步者最終在大批公安圍追堵截下和平散去。7名本港及外國記者在採訪期間亦被帶走,晚上獲釋。

昨日下午1時45分起,已有不少年輕人響應呼籲,身著白衣陸續到廣州市政府對出的人民公園,其後人群愈聚愈多,人數於2時半達到高峰,估計有2000人到場,甚至有市民抱著年幼孩子到場,集會者高呼「廣州人講廣州話」,有人展示撐粵語標語。預先在公園及附近戒備的公安於是開始封鎖公園幾個大門,只准出不准入,當局同時不斷從周邊地區增調警力增援。

擒拿手捉記者 公園准出不准入

本港兩間電視台now及有線電視、《明報周刊》及路透社的記者在採訪時被公安帶走。現場消息指路透社記者遭粗暴對待,他舉機拍照時被公安施以擒拿手勢,兩三個公安捉住其手腳把他扔上警車。他們都被帶到警方設於附近的吉祥路小學「臨時指揮中心」問話。

同時被帶走的還有多名集會者,公安拉人時一度與示威者發生衝突,有集會人士豎起中指高呼「警察放人」、「警察收皮」等口號。現場所見,首批在場戒備公安都是講廣東話的,相信是當局有意安排,擔心現場有人講普通話會惹起示威者反感。

多人被帶走 包括觀光港客

在廣州被帶走的港人遊客說,事發時他手持相機,突然被公安舉手指著,無交代理由就將他帶走,「我多次表明我的身分純粹是遊客,純粹來參觀。我問了多次後,他們就說擔心我會擾亂公共秩序,所以要盤問」。

當公安驅趕集會者時,一名年輕人大聲向公安道﹕「阿sir唔係飲珠江水大嘅,我口地嘅行動為咗保護廣東文化,我口地無犯法,點解要趕我口地走?」負責驅散的公安無言以對,轉身離開。

約下午3時許,一隊近千人的公安從公園正門操入,引來示威者圍觀,有集會者說,「咁大個都未見過咁多公安,有口的腳軟。」公安調集完成後即開始清場行動,所有集會者被從公園3個出入口驅趕出去,甚至在公園內休憩的長者亦被勸離,惹來老人家不滿,有人直斥公安霸道。

示威者園外再聚集 「散步」被阻

集會者在公園門口重新聚集,並沿廣衛路向北京路「散步」(遊行),沿途高呼口號,吸引不少途人圍觀。公安緊急在北京路南與高街交界處築成人牆,不准「散步者」通過,其間場面一度混亂,至4時30分左右,大部分民眾被勸離和平散去。有部分人表示會到附近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繼續集會,但由於受阻撓而未果。

昨日廣州的撐粵語行動據指在多個地點同時舉行,包括廣東省政府旁的中山紀念堂及廣州部分大學。有集會者稱,網上組織者已遭警方監控,今次集會靠各人網上自發聯絡。

明報記者 廣州報道
.
-
洋學生支持 展示「粵」紋身
(明報)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儘管廣州市政府早前多次重申「推普廢粵」純屬子虛烏有,同時定性集會為「非法」,並拘捕多名組織者,廣州的高校更發布通告要求學生不得參與集會,但昨日仍有數千人到場,甚至有外國留學 生到場支持撐粵語行動。

一名自稱來自加拿大的留學生昨全程參與廣州市民的撐粵語行動,並即場展示左手的一個「粵」字的紋身。他表示,懂說少許廣東話,喜歡廣州,熱愛廣州文化,對於廣州人今次行動十分支持。他的講話引來集會者鼓掌叫好,公安上前制止時,則被示威者大叫「收皮」。

現場一名集會女士向民眾發表演講,她說自己今年48歲,無工作,一直靠父母供養,因為外省人搶了她的飯碗,現在又來說要廢除廣東話,「呢個係祖宗幾代人傳落嚟嘅語言,唔可以話廢就廢。如果廢咗,就對唔住阿媽、對唔住祖宗」,最後她亦被公安拉上警車帶走。

本港有線電視、now新聞台、《明報周刊》及路透社的7名記者昨日在採訪期間,被公安以「聚眾擾亂公共秩序」為由扣留,直至晚上才獲釋。有線電視駐廣州記者林建誠表示,昨午2時許在人民公園採訪,當時未有拿出攝影器材,已發現有其他記者被公安包圍,他與攝影師舉機拍攝,即被公安帶走,被羈留5小時。除記者外,被公安帶走的還有一名在示威現場圍觀的香港旅客。

林建誠稱,被扣期間,他問公安違反了什麼法例,公安說他們「涉嫌聚眾擾亂公共秩序」,其後對他作了筆錄口供。

「聚眾生事」拘記者 記協﹕聞所未聞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譴責內地公安打壓傳媒採訪自由。她說,過去從未聽過內地公安以「聚眾生事」扣留香港記者,加上今次被扣留的記者持有合法採訪證件,公安有責任保護他們安全採訪。麥燕庭又說,中國憲法明文保障人民享有表達自由,政府部門必須尊重。
.熱門搜尋關鍵字信用卡物業按揭貸款Mortgage.
-
本土文化憂被削弱
(星島)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儘管廣東官方一再重申不會「廢粵推普」,民眾上街撐粵語的事件卻一再上演。事件所引起的反響之大、時間延續之長,的確是出乎意料、很不尋常。有專家指出,這反映社會在多元文化的衝突和交融下,人們對本土文化被弱化的擔憂。

  為舉行亞運會,廣州正在大規模進行舊城區改建和整飾工程。廣州市政協委員 韓志鵬認為,推普廢粵的討論激烈,背後原因是人們對粵語文化生存和發展的擔憂——城市愈來愈新,愈來愈時尚,一些代表嶺南文化的舊街老巷逐漸消失:騎樓、西關大屋被大廈取代,粵式茶樓改建成了現代酒樓,一批百年老字號關門停業,廣東傳統漸漸失去傳承。

  老店西關大屋拆掉

  家住廣州荔灣老城區的朱小姐說,廣州一些老人家講的地道粵語俚語年輕人都聽不太懂,本土長大的小孩也都「蒙查查」(糊里糊塗),粵語文化中的一些傳統精華正在喪失。

  在以上種種背景下,廣州學者李公明認為,以一種公權力的決策提案來壓縮廣州電視台的粵語頻道,這件事情本身的意義被急劇地放大。他認為,政府不應該用自己的行政權力和主觀意志來主導語言的發展。
.
-
新華社報道 未提集會「非法」
(明報)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不懼當局打壓,廣州民眾撐粵語行動愈演愈烈,因為參加昨日集會被國安請去「喝茶」的作家野渡認為,事件顯示民眾對當前政治體制存在深層次不滿,不過有廣州學者認為行動不涉政治動機,僅是年輕人好熱鬧的天性使然。廣州電視台昨天將活動定性為「非法集會」,反而官方新華社 昨晚發出的新聞稿中,只說民眾「在廣州人民公園聚集,進行以『保衛粵語』為主題的活動」。

學者﹕年輕人喜熱鬧 不涉政治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袁偉時昨對本報表示,許多粵語用普通話好難翻譯,廣東人用慣了。他相信今次事件並不涉及政治,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熱鬧,習慣大家在一起,相信事件並無大的背後動機,只要大家保持克制,不要做出刺激行為,事件很快會平息。

廣州作家野渡昨剛抵達人民公園門口10分鐘,就被兩名公安國保請去「飲咖啡」3小時。他亦曾參加7.25撐粵語活動,覺得與上次相比,警方今次手法較粗暴,「這樣的處理令廣州錯過一個推動公民權利、體現進步與包容的機會,尤其是在亞運前」。

參與作家被國安「請飲茶」

野渡認為,與番禺垃圾焚燒處理廠、拆遷等群體事件中參與者都涉及切身利益不同,今次事件是公共話題,很多年輕人對公共事務表達聲音的現象十分罕見,「從表面上看是文化事務,深層次是政治事件,亦是對中國官員蔑視民意的反應。」他指傳統媒體如鴕鳥般不出聲,民眾沒有正常表達訴求的空間,故只有走上街頭抗議。

廣州電視台昨晚播出政府緊急聲明,指政協委員 再次強調不會「推普廢粵」,並將下午的聚會定性為「危害公共安全的非法集會」,同時呼籲市民團結一致搞好亞運。
.
-
200港人遊行聲援
(明報)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5:05


【明報專訊】超過200人昨響應網上號召,在香港聲援廣州的撐粵語運動。遊行隊伍下午2時在灣仔修頓球場集合遊行往政府總部,沿途高叫「掉哪媽、頂硬上」、「叫我們收聲,我們愈大聲」等口號,又高舉「唔識廣東話,死返去鄉下」口號等標語(圖),遊行後在政府總部外舉行論壇,並遞交請願信。活動發起人蔡淑芳說,事件反映內地漠視地方語言發展,擔心方言與文化會慢慢消失。

(尹錦恩攝)
.
-
廣州官員指從沒想過廢除或弱化粵語
(商台)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3:29


廣州約一千人昨日下午在人民公園和北京路一帶,參與「撐粵語」集會。廣州市委副書記蘇志佳說,市委和市政府從來未曾有過廢除粵語,或者弱化粵語的想法,而且認為在建設廣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弘揚嶺南文化的過程,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並無矛盾,而且相得益彰。市政府發言人就說,推普廢粵是偽明題,純屬子虛烏有。

廣州市公安局說,對個別無中生有、無理取鬧的人,會依法懲處。
.
-
廣州公安局說會懲處無理取鬧者
(商台)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01:21


廣州市公安局就星期日的撐粵語集會發表聲明,說對個別無中生有、無理取鬧的人,會依法懲處。公安局說,星期日在人民公園和北京路的集會是非法,指有少數人員對保護粵語的議論不夠理智,甚至是別有用心;當局是鑑於現場一帶人流密集,容易引發安全事件,所以清場。公安局又說,帶走了個別不聽警方勸導,繼續鬧事和嚴重影響公共秩序的人員審查處理。

公安局的聲明指,廣州市政府已經多次表明,所謂推廣普通話、廢棄粵語的事,根本不存在,純屬子虛烏有。聲明並且說,不少專家、學者和市民都認為,推廣普通話和弘揚嶺南文化,都是大家的義務和責任。
.
-
撐粵語活動事件簿

7月5日 廣州市政協向政府建議廣州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改以普通話播音

7月11日 逾百名廣州網民在人民公園「快閃」集會,唱粵語歌撐粵語

7月14日 東莞當局被揭發拆除袁崇煥雕像下粵語名句「掉哪媽!頂硬上!」

7月16日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指廣東人富後須「教之」,強調推廣普通話

7月19日 廣州市委副書記蘇志佳澄清,官方並無廢除或弱化粵語的想法

7月23日 發起25日萬人撐粵語活動的負責人被令寫保證書,取消聚會

7月25日 數千民眾按原定計劃,於地鐵站外集會,抗議當局打壓粵語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hina_world/20100726/00178_015.html?pubdate=20100726
-
粵語

大陸的 「粵語」之名源於古代嶺南地區的舊稱「南越(南粵)[3]」,是一個泛稱。民間亦稱「白話」、「廣東話」等,在美洲華埠則被稱為「唐話」。而「廣府話」、「省城話」這兩個俗稱則專門指舊廣州府地區(今廣州及周邊南番順地區)、香港、澳門、梧州地區的粵語,範圍比「白話」概念小,現在一般稱為「廣州話」。

在中國境內,廣州及周邊城市,人們習慣稱粵語為「白話」或「廣州話」等。在大量香港人及澳門人居住的地方由於大多數原居地為廣東一帶,多自稱為廣東人,故大部份曾接觸操粵語的廣東人一般稱為他們所說的就是「廣東話」,而普遍操廣東話的廣東人都無暇解釋本身並無心情去介定或向他人仔細解釋自身操的就是粵話。自身為廣東人就順理成章講廣東話。東莞和深圳、省內其他地區的人們稱之為廣州話或白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粵語使用者因所住區域並非廣東,通常稱自己所說的粵語為「白話」。這裏「白話」專指粵語,意義與國內其他省市的「白話」概念並不相同。海外華人社區和中國其他非粵語省市普遍使用「粵語」或「廣東話」這兩個名稱。

「廣東話」這一名稱一般在港澳、海外華人、中國內地其他省份人士使用。但要註意的是,「廣東話」並不是在整個廣東省普遍使用(如客家人和潮汕人一般分別說客家話和潮汕話);另一方面,它又會在廣東省以外如廣西一帶通用。所以兩廣本地人,無論母語是否為粵語,一般不用「廣東話」這個名詞。粵語在中國大陸的使用範圍並不僅限於廣東省,也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粵語使用者一般沒有「廣東」認同,普遍不以「廣東話」指稱粵語;而「廣東話」這個名詞指代意義亦見模糊,無視其他非粵語的廣東方言如客家語、潮汕語等的存在。另粵語的發源地究竟位於廣東境內還是廣西境內學界尚有爭議,因兩廣之分始於宋朝,而粵語形成和定型的歷史遠在宋朝之前,彼時尚無「兩廣」之分,固確切的發源地難以確證。「粵語」的「粵」字來源不是「廣東省」簡稱,而是古代嶺南的「南越國(南粵國)」,以及後世延伸而出廣義的「兩粵」。因此「粵語」不等於「廣東話」。當然,就如美國人也會稱呼他們所使用的語言為「英語」一樣,「廣東話」這一名稱雖然概念不清,但因為在港澳、海外華人、中國內地其他省份人士普遍使用,所以它依然有它的意義。

以上各種民間俗稱所指範圍都比語言學上的粵語概念小。在語言學上,粵語是一個語言總稱,包括通常意義上的各種兩廣白話、廣西平話、海南儋州話、邁話、蜑家話等。它們具有相似音系、語法及詞彙,彼此共同點比相異點多得多。基於這些共同特徵,它們被納入語言學上「粵語」定義中。

自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