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狙擊新盤 倡網上樓訊平台
(星島)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早前推出「九招十二式」規管新樓銷售。消委會昨再下一城拋出「消九招」,建議當局加強一手私樓市場資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以保障買家,建議包括由政府設立一站式「網上物業市場資訊平台」,提供廿四小時內新盤的交易紀錄、銷售和供應情況,長遠則希望可以做到實時更新;又要求禁止發展商和銷售代理在新盤發售前公布「意向價」,以及恢復內部認購單位的百分比上限。
記者:楊耀登 歐志軍
消委會昨公布一手私樓市場研究報告,指在今年四至六月期間調查了十九個發展項目,當中包括了現樓盤、首次開售和已開售一段時間的預售樓花盤,結果發現一手私樓市場缺乏透明度,買家只能夠從發展商、銷售代理和報章獲取新盤資料,但無法印證資料是否真確及時和全面。
提供全面交易紀錄資料
因此,消委會建議九招加強一手私樓市場資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上海 、北京 等地設立網上「物業市場資訊平台」,按分區提供廿四小時內新盤的交易紀錄、銷售情況和區內供應情況,例如不同面積單位的區內平均呎價、某樓盤的已出售和尚餘單位數目、出售單位的成交價、買賣日期和單位資料,區內單位的未來供應量等等。
促恢復內部認購上限
消委會又建議,在新盤發售前發展商和銷售代理不應發放非正式的「意向價」,以免抬高正式開售價;又要求政府表明是否容許「內部認購」繼續存在,若容許則需清楚界定「內部認購」的定義,並恢復可供內部認購單位的百分比上限,例如百分之五。
消委會住宅物業消費者問題工作小組主席何沛謙指,現時政府多個部門都掌握了不同的一手私樓市場資訊,例如差餉物業估價署擁有一手私樓市場的樓價、租金、成交量和空置量等資料;地政總署和屋宇署則擁有興建中新盤的單位數目資料;土地註冊處則有新盤的成交紀錄。因此,他認為由政府負責營辦網站是較為適合。
何沛謙指,廿四小時更新新盤資料是絕對可以辦到,「北京(的網站)都是廿四小時更新,發展商賣完樓已掌握到資料,可即時上載到網站。長遠計,我們希望好像睇戲買票般,即時更新。」他承認,要做到及時更新網站資料,需要政府以行政措施,甚至立法配合。
「買樓如買戲票 即時更新」
他強調,「消九招」旨在加強一手私樓市場的透明度,並非針對樓價和個別樓盤。他又指,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已初見成效,在六月開售的三個樓盤已配備了「清水房」,又容許買家現場度呎和拍照。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消委會所發表的報告既適時又有用,報告內有關須提供適時、準確及全面資料的建議,讓準買家得以作出深思熟慮的決定,與政府的目標一致。發言人指出,政府推出的「九招十二式」已大大加強一手私人住宅物業的資訊透明度及交易的公平性,若發現措施成效未如理想,政府不排除以立法方式規管樓花買賣。
學者:平台應由政府設立
而市建局發言人表示,早前出售大角嘴形品•星寓時,已推出八項強化措施規管銷售,除了不設內部認購,所公布的售價已是「明碼實價」,而非「意向價」。他表示,消委會視察樓盤銷售後亦感滿意,認為發售模式值得參考。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支持設立網上物業市場資訊平台,認為應該交由政府或消委會設立,但估計在收集樓盤資訊時會有一定難度。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發展商自願跟隨建議機會不大,相信最終需要立法規管。
.
-
消委放蛇 揭樓盤派舊價單 九招十二式前後巡樓盤 發現六大問題
(明報)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政府6月1日在樓花銷售落實規管賣樓的「九招十二式」後,仍有一些具體銷售問題未解決。消費者委員會在今年第二季到19個樓盤「放蛇」,揭發六大售樓問題,其中3項更發生於6月實施九招十二式後,包括樓盤派發過期價單。
消委會提出「消九招」,包括設立網上物業資訊平台。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稱,要小心考慮所涉及的資源以及是否有效,且政府未必是執行這項工作的最適當組織。發言人強調現時規定發展商將售樓書、價單及成交資料上載發展商網頁,已可增加資訊透明度。
消委會的放蛇行動在4月12日至6月27日進行,橫跨了九招十二式實施前後,其中在6月後視察的樓盤有7個,當中3個是全新的樓花盤,另4個在6月前已發售的3個現樓盤和一個樓花盤。消委會副主席何沛謙表示,3個新樓花盤都符合九招十二式要求,反映效果正面,但亦有些已開售了一段時間的樓盤沒依足九招十二式,如沒設清水房。
代理預備百萬元本票
根據「放蛇」報告,闡述了6月後至少發現3個不當情况,第一個是在6月底,有銷售代理向放蛇的職員稱,可以填寫表格預留未出售的樓盤單位,只要提供身分證副本和5%訂金。第二個是6月中,放蛇職員參觀示範單位,銷售代理問他有否帶備銀行本票,更稱可為他預備,其後代理在售樓處向發展商職員出示一張100萬元的本票。
第三個是6月初,放蛇職員在某樓盤售樓處取得一份日期列明為今年3月的價單,及後確定有關價單非最新的樓價資料。
何沛謙稱,職員視察後發現最主要的問題,是消費者未必掌握到全面、適時和可靠的資料。報告列出一些銷售代理游說買家落訂時的說話,例如「發展商下一批推出的單位即將加價X%」、「買了上一期單位的買家已賺了X%」等,都難以求證。
擅改平面圖 兩房變四房
他又不點名提到有銷售代理派發的單位平面圖,與發展商的不符,單位由兩房變四房。亦有代理自製價單,但資料與發展商事後公布的不符。
何沛謙表示,會與政府商討落實消九招的可行性。至於消九招能否阻止天匯事件重演,他稱倘有資訊平台,當個別單位樓價很高,「而其他單位低一截,便可以清楚比較到」。取消交易資料也會在網上發放,對於政府監察一手樓宇銷售活動有幫助。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回應消委會的報告時,形容消委會的研究報告「既適時又有用」,又稱消委會建議與政府目標一致。
美聯物業董事兼住宅部行政總裁伍創業則表示,自從落實九招十二式後,報告書所講的銷售代理問題已較少見,而由於發展商要在交易3天前出價單,故銷售代理亦不會因沒價單而自製單張。
.
-
回應:
房地產是香港的重要行業,更是置業安居不可缺去的元素.
又牽生很多行業,如裝修,店舖,商場,交通網絡,還有學校,醫療設施等.
但,不計較家居與工作的相距有多遠,也希望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安樂窩.
對個人而言,買樓不會時常會發生的交易!
很需要中介人,地產商的專業,和行外的制衡和監管.
假設我是買家,也想知道我在這單位住一年的費用.
包括:月供/租金.差餉,交通費和物價指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